全国人大代表孙正东:多渠道增收让农民“钱袋子”鼓起来
“阜阳作为农业大市,是全国3个人口超千万的地级市之一,其中农业人口918.3万,让‘钱袋子’鼓起来,是农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获得感。”全国人大代表、阜阳市委副书记、市长孙正东在接受人民网安徽频道全国两会报道组采访时说。
孙正东说,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中国要富,农民必须富”。李克强总理在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多渠道增加农民收入。乡村振兴是新时代“三农”工作总抓手,农民增收则是“三农”工作核心。
近年来,阜阳市持续加快农民增收步伐。2017年,全市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0%,增幅位次居安徽省省辖市第一。但农民收入总量偏低和收入结构不平衡的问题依然突出。
“为此,我们将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安徽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以农民增收为核心,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启动实施农民增收百村示范行动,以点带面,示范带动全市农民增收,确保今年示范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幅不低于10%,全市增幅达到9%以上。”孙正东说。
孙正东表示,下一步,阜阳将坚持问题导向,针对农业差异化竞争力不强、社会化服务体系不健全、主体带动能力不强等问题,加快现代生态农业产业化建设,提质增效;推进农业社会化服务,节流增效;完善利益联结机制,开源增效。
与此同时,阜阳还在努力提高农村常住居民工资性收入,推进财产性收入增加。
“阜阳市将深入实施新型工业化、城镇化‘双轮驱动’战略,优化发展环境,大力发展县域经济,扩大就地就业。同时还推进创新创业,开展‘留您在家’活动,吸引农民工返乡创业,吸引更多大学生、研究生、科研人员、企业家等群体支持家乡建设。”孙正东说,针对农民财产性收入渠道窄、体量小、潜力大的特点,阜阳将有序推进土地流转,积极推进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三变”改革,推进农村土地“增减挂”改革,探索宅基地所有权、资格权、使用权分置等改革。
作为全国人大代表,孙正东重点关注乡村振兴、健康中国、脱贫攻坚、司法职业保障配套改革等问题,并带来了关于国家出台发展专用品牌粮食指导意见、新生儿出生缺陷等基因检测纳入医保、提高濛洼蓄洪区居民迁建补助标准、加强司法职业保障配套改革等建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