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广告服务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 >> 本地 >> 正文

阜阳一中学子王武翟获“郭沫若奖学金”(图)

来源:中安在线 热度:0 时间:2020-04-07
导读:

  阜阳新闻网讯 记者昨日获悉,在刚刚举行的第32届“郭沫若奖学金”颁奖典礼上,阜阳一中2009年考入中科大少年班的学子王武翟,获本次中科大最高奖学金——“郭沫若奖学金”。

  据了解,王武翟目前已考取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并获得全额奖学金,今秋将去该校攻读物理学博士学位。

  阜阳学子获“郭沫若奖学金”

  2007年8月,王武翟考入阜阳一中,在高中老师和父母的指导下,他很快适应了高中生活,并逐渐取得优异的成绩。2009年,读高二的他参加高考,以655分的成绩考入中国科技大学少年班。

  今年,品学兼优的他又考取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并获全额奖学金,将于今秋前往该校攻读物理学博士学位。

  据了解,中国科技大学“郭沫若奖学金”设立于1980年,由国务院批准成立,是新中国设立的第一个奖学金,也是首个以个人冠名的奖学金,被中科大学子视为最高荣誉。

  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12年,“郭沫若奖学金”获得者中先后涌现出100多位国内外著名大学教授,并出现大批商海精英。历届获奖者中,至少有17人获得国际权威学会会士(院士)荣誉,其中包括中科院院士吴奇、国际顶尖纳米材料科学家杨培东等。

  4月19日,受中科大的邀请,阜阳一中校长王涛、物理教师李鹏程参加了中科大举行的“郭沫若奖学金”颁奖典礼。在颁奖典礼上,王涛从中科大校长侯建国手中接过“喜报”,侯建国向王武翟同学颁发获奖证书,并合影留念。

  中学生学习,沟通很重要

  谁都想不到,王武翟在上小学的时候是一名学困生。那时的他特别贪玩,上课不注意听讲,成绩处于中下等水平。但他非常喜欢阅读科普读物,父亲买了一套百科全书给他。

  好在小学期间老师很重视学生的课外活动,组织了多次科技制作比赛,王武翟参加一次竞赛后拿了奖,从此信心大增,学习成绩很快赶了上来,并一直保持到现在。

  谈到中学期间的学习秘诀,“一个小小的学习经验就是,学习时要学会思考,多和同学、老师沟通。”王武翟说,比如做作业的时候,不要重复做同一类型的题目。成绩好的学生,对其他同学的请教要乐于解答,因为在给他人讲解的同时,也会碰到以前没遇到的习题、没想过的问题,相当于把习题中的精华部分筛选出来,在帮别人解决问题的同时,对知识的理解也加深了,自己能得到很大进步。

  “一般来说,如果与其他同学一起学习的话,自己的效率会提高不少。”王武翟告诉记者,成绩不好的学生,在遇到问题时,也要学会和同学、老师沟通。高一时,他的语文成绩很差,每次考试都比及格线高不了多少。后来,每次考试结束之后他都去找老师,询问自己的答案存在哪些问题,找到问题的症结后,就努力寻找破解方法,只用了一个学期的时间,他的语文成绩就得到了大幅度提高。(牛桂芹 李冰文/摄)

阜阳热线网公众号
栏目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