阜阳建立“五项机制”推动乡村学校少年宫建设
来源:阜阳热线网
热度:0
时间:2020-04-07
导读:
拥有千万人口的农业大市,阜阳有280万未成年人,其中,80%分布在农村,留守儿童占绝大多数。乡村学校少年宫作为农村未成年人素质教育的好载体,留守儿童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的好阵地,自2011年中央文明办、财政部、教育部启动中央专项彩票公益金支持建设乡村学校少年宫以来,阜阳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把乡村学校少年宫建设作为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的重要载体和平台,认真做好中央支持项目承建工作。为推动乡村学校少年宫向全市各基层乡镇拓展延伸,2013年市委办公室、市政府办公室联合出台《关于加快推进全市乡村学校少年宫建设的通知》(办﹝2013﹞19号),广泛动员社会参与,整合利用现有资源,加大多方资金投入,分三批推进乡村学校少年宫建设,到2015年实现全市所有乡镇乡村学校少年宫建设全覆盖。截至目前,全市已建成乡村学校少年宫142所,其中,中央支持建设33所,自建127所,覆盖130个乡镇,剩余29个乡镇将于2015年年底前全部建成覆盖,累计投入资金达3000万元。
为推动全市乡村学校少年宫项目的顺利实施,阜阳市建立了五项机制。
一是联席会议保障机制。市委常委会专门研究乡村学校少年宫建设事宜,明确市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联席会议负责对全市乡村学校少年宫建设进行统一规划、监督指导、考核验收,各县市区加强对乡村学校少年宫建设工作的领导和考核督查,建立健全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定期召开专题会议研究、部署、推动乡村学校少年宫建设,促进工作的全面落实。
二是任务分解保障机制。各级文明办牵头组织协调,教育部门具体承担建设、使用和管理,财政部门提供经费保障;各级文广新局、文联等宣传文化部门积极组织地方图书馆、文化馆、文艺协会院团、电影企业送图书、送演出、送电影到乡村学校少年宫;各级共青团、妇联、科协、关工委等群团组织发挥各自优势,动员各自联系的文化科技志愿者、社会“五老”人员等积极参与到乡村学校少年宫各项工作中去;各级媒体及时宣传报道乡村学校少年宫的建设进展、活动效果,总结推广好经验、好做法。
三是经费投入保障机制。对于中央支持项目一次性补助建设经费20万元,每年给予运转补助经费5万元。对于自建乡村少年宫,由各县市区财政列支乡村学校少年宫专项经费,每所乡村学校少年宫改造和器材配备费用基本标准为15万元,建成经验收合格后,市财政一次性补贴每所学校基本改造费用5万元,各县市区财政每年补助每所学校运营管理费用5万元。部分乡村学校少年宫在财力紧张的情况下,积极整合社会资源,通过爱心企业捐赠、学校资金和上级奖补,提高建设标准。
四是师资队伍保障机制。各乡村学校少年宫均成立了以校长为主任、副校长为副主任,相关教师为成员的乡村学校少年宫管理办公室,同时每所少年宫明确至少1名专职人员负责少年宫的日常运行,给予适当的经济和政治待遇,确保乡村学校少年宫有人管理,有人落实。为提高乡村学校少年宫管理人员和辅导员素质,市县文明办联合市县教育局定期组织乡村学校少年宫培训班和外出考察学习,不定期组织技能竞赛比赛,不断提高师资队伍业务素质。
五是督查考评保障机制。各级文明办把乡村学校少年宫建设管理使用情况纳入群众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和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测评之中,作为评选文明单位、文明村镇和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先进单位的重要依据。各级教育部门每年对各乡村学校少年宫进行评比,排出名次,给予物质奖励补助,并在每学期开学纳入开学督导,作为教育教学考评的重要内容。为调动教师参与少年宫活动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各乡村学校少年宫按照“层层负责、全校参与”要求,将乡村学校少年宫工作情况纳入教师考评,对表现突出的部门和个人进行表彰奖励,并将活动作为课时,给予一定的经济待遇。
阜阳市乡村学校少年宫自建设以来,丰富了农村留守儿童的课余生活,提高了学生技能,实现了以乐促智、以技促能、以读养德的效果,家长放心,社会满意,学校受益,广受好评,在推动城乡教育均衡发展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已成为了适合农村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自由天地和放飞梦想的平台。
( 李敬)
为推动全市乡村学校少年宫项目的顺利实施,阜阳市建立了五项机制。
一是联席会议保障机制。市委常委会专门研究乡村学校少年宫建设事宜,明确市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联席会议负责对全市乡村学校少年宫建设进行统一规划、监督指导、考核验收,各县市区加强对乡村学校少年宫建设工作的领导和考核督查,建立健全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定期召开专题会议研究、部署、推动乡村学校少年宫建设,促进工作的全面落实。
二是任务分解保障机制。各级文明办牵头组织协调,教育部门具体承担建设、使用和管理,财政部门提供经费保障;各级文广新局、文联等宣传文化部门积极组织地方图书馆、文化馆、文艺协会院团、电影企业送图书、送演出、送电影到乡村学校少年宫;各级共青团、妇联、科协、关工委等群团组织发挥各自优势,动员各自联系的文化科技志愿者、社会“五老”人员等积极参与到乡村学校少年宫各项工作中去;各级媒体及时宣传报道乡村学校少年宫的建设进展、活动效果,总结推广好经验、好做法。
三是经费投入保障机制。对于中央支持项目一次性补助建设经费20万元,每年给予运转补助经费5万元。对于自建乡村少年宫,由各县市区财政列支乡村学校少年宫专项经费,每所乡村学校少年宫改造和器材配备费用基本标准为15万元,建成经验收合格后,市财政一次性补贴每所学校基本改造费用5万元,各县市区财政每年补助每所学校运营管理费用5万元。部分乡村学校少年宫在财力紧张的情况下,积极整合社会资源,通过爱心企业捐赠、学校资金和上级奖补,提高建设标准。
四是师资队伍保障机制。各乡村学校少年宫均成立了以校长为主任、副校长为副主任,相关教师为成员的乡村学校少年宫管理办公室,同时每所少年宫明确至少1名专职人员负责少年宫的日常运行,给予适当的经济和政治待遇,确保乡村学校少年宫有人管理,有人落实。为提高乡村学校少年宫管理人员和辅导员素质,市县文明办联合市县教育局定期组织乡村学校少年宫培训班和外出考察学习,不定期组织技能竞赛比赛,不断提高师资队伍业务素质。
五是督查考评保障机制。各级文明办把乡村学校少年宫建设管理使用情况纳入群众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和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测评之中,作为评选文明单位、文明村镇和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先进单位的重要依据。各级教育部门每年对各乡村学校少年宫进行评比,排出名次,给予物质奖励补助,并在每学期开学纳入开学督导,作为教育教学考评的重要内容。为调动教师参与少年宫活动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各乡村学校少年宫按照“层层负责、全校参与”要求,将乡村学校少年宫工作情况纳入教师考评,对表现突出的部门和个人进行表彰奖励,并将活动作为课时,给予一定的经济待遇。
阜阳市乡村学校少年宫自建设以来,丰富了农村留守儿童的课余生活,提高了学生技能,实现了以乐促智、以技促能、以读养德的效果,家长放心,社会满意,学校受益,广受好评,在推动城乡教育均衡发展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已成为了适合农村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自由天地和放飞梦想的平台。
( 李敬)

栏目分类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