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广告服务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 >> 本地 >> 正文

脱贫攻坚颍泉在行动 成效显著亮点纷呈

来源:市场星报 热度:0 时间:2020-04-07
导读:

   9月12日,由阜阳市网信办指导,颍泉区委宣传部、区扶贫办承办的“脱贫攻坚颍泉在行动”阜阳网络达人走进颍泉活动拉开帷幕,省市网络媒体、市属新闻网站及全市有影响力的网络平台采编人员、摄影达人、网络达人20余人采访团来到颍泉区,深入脱贫攻坚第一线,进企业走乡村,实地采访颍泉区在脱贫攻坚方面取得的新成果。

blob.png

  采访团先后来到闻集镇大丰收合作社、宁老庄镇大田村、行流镇乾丰茶业有限公司、安徽多多利农业科技有限公司,通过图文直播、短视频、H5等形式,全方位、多层面展示颍泉区脱贫攻坚的新亮点、新成效、新举措。

 

“两扶一带”与乡邻共走致富路

 采访团首先来到阜阳大丰收农业种植专业合作社。阜阳大丰收农业种植专业合作社2010年11月注册成立,在颍泉区闻集镇葛桥村投资5600余万元,建成了1526亩薄壳山核桃苗木种植区、820亩林下经济作物(油牡丹、黄花菜等)套种区,发展78亩水产养殖、1600只家禽(鸡、鸭、鹅)养殖。

 blob.png

blob.png

  阜阳大丰收农业种植专业合作社监事长葛浩新介绍,目前合作社通过金融入股、土地入股、务工就业等三种方式带动403户贫困户。贫困户通过金融入股每年可分红5000元以上,土地入股贫困户一年每亩可获得4000元收益,对于老、弱、病、残等劳动能力偏低贫困户,合作社安排炊事、看管、巡查、记录、饲养等力所能及的工作,贫困户每人每天最低工资40元,预计今年年底合作社带动贫困户将全部脱贫。通过薄壳山核桃产业,合作社将带动闻集镇5个村、统筹实验区4个村,共9个村村民走上共同富裕的道路。合作社积极践行扶贫先扶志,在实现贫困户增加经济收入的同时,积极倡导贫困户自强、自立,靠自身努力脱贫致富。

blob.png

blob.png

50天环境整治,村容村貌焕新颜

  一来到宁老庄镇大田村,记者就感觉进入了世外桃源,行进在大田村,干净的柏油路,道路两侧绿化成林,美丽的休闲广场、整齐的路灯,形成了一道靓丽的乡村风景线。“以前的村庄太脏了,河沟里的水都是臭的,下雨天路上全部是泥,根本就没办法下脚,现在河沟水清了,路也修的这么宽敞、小广场也有了,还有健身器材,家家房子都翻新了,就像住在城里一样。”村民邢九安高兴的向记者说道。

 blob.png

  大田村位于宁老庄镇西南部,总面积6.8平方公里,是全镇最偏远的一个村。全村共有14个自然村,1283户6485人,耕地面积5818亩。2014年以前这里是一个地理位置偏僻、自然环境恶劣,十年九淹的泉河洼地,由于交通不便信息闭塞、基础条件差、经济文化滞后,致使大田村贫困人口较多,建档立卡贫困贫困户达216户600人。

blob.png

blob.png

blob.png

  据大田村村委会主任梅东立介绍,这一场环境整治仅仅只用了50天的时间,让大田村村容村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以前村里是脏乱差,如今泥泞坑洼的土路变成了宽敞平坦的沥青路,村部旁边的空地建起了休闲文化广场,废旧的老屋改造成了的农家书屋,家家户户修葺一新,昔日的贫困村如今已大变样,预计今年年底大田村将脱贫出列。

 

小菊花大产业,带动贫困户超千人

  当天上午,记者来到颍泉区大庙村淮菊产业基地,看到20多个贫困户正在给淮菊除草。53岁的贫困户王付芳告诉记者,她家是由于自己身体不太好、疾病缠身才却确定为贫困户的,两个女儿都远嫁他乡,自己和老伴住在一起,平时身体好一些的时候来地里(淮菊产业基地)浇浇水、除除草,一个月下来也能挣个1500多元。

blob.png

  据了解,大庙村淮菊产业基地由阜阳市乾丰茶业有限公司2014年投资建设,以种植加工茶用菊为主导产品,基地目前流转土地1940余亩,茶用菊品种6个,研发品种2个。该公司先后被评为:“颍泉区社会扶贫工作先进单位”“阜阳市电商扶贫先进单位”。为响应中央省市区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带动建档立卡贫困户脱贫致富的号召,阜阳乾丰茶业有限公司结合自身实际,采用了“公司+合作社+产业基地+贫困村+贫困户的运营模式,积极践行“三有一网”点位扶贫模式。

blob.png

  2018年该公司又新规划建设2万平方米菊花精深加工车间,引进高端菊花烘干和菊花系列养生食品生产线,将为大庙村新增加200个就业岗位,到2020年实现年销售收入超亿元真正让菊花产业成为大庙村乃至颍泉区支柱产业,力争将大庙村打造成为皖北地区最大菊花精深加工产业融合发展示范专业村。

blob.png

  据阜阳市乾丰茶业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李健鹏介绍,截止目前,该公司通过各种就业形式和帮扶措施共带动贫困户1142人,其中2017年底实现517人脱贫。每年的秋季采花期可吸纳86户贫困户就业,每人月工资可达2000元,年增收2.4万元;种植基地常年吸纳96户贫困户从事种植和田间管理工作,月工资可达1500元,年增收1.8万元;另外,在行流镇冯杨村、李集村、大鹿村、杨桥村分别流转50亩土地,将200亩菊花种植基地划片包干给200户贫困户进行菊花种植,公司免费为贫困户提供全程技术指导,承诺以每公斤10元的保护价回收贫困户采收的菊花,预计每户贫困户每亩可实现销售收入5000元以上,使贫困户拥有稳定的致富门路。另外,公司还接受贫困户带资入股,2016年带动46户贫困户贷后入股,2018年增加50户贫困户贷后入股,共计96户,每年发放分红23.6万元。

 

“循环农业”助力脱贫致富

  位于颍泉区古西湖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内的安徽多多利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14年12月,公司以“农业循环经济”为核心,把生态型和循环经济理念贯穿到企业发展中,实行“林—草—鸡—菌—肥—粮”农业大循环经济,通过智能化、层叠式15万羽种蛋鸡养殖,工厂化日产20吨双孢菇栽培生产线,双孢菇菇渣1000吨有机肥项目,实现农业生产全过程废弃物综合利用无污染,达到点草成金,化废为宝的环保生产模式。

blob.png

blob.png

  安徽多多利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周雷雷介绍,该公司成立时总投资4000多万元,2017年全年销售收入4800万元,纯收入1600万元,预计今年年底各项全部收益将达到1亿元。

blob.png

  “公司主要采取 “特色产业扶贫基地带村”和 “扶贫小额贷款带户”等模式实现贫困村集体经济增收和建档立卡贫困户脱贫。一是按照区财政资金投资建设、村集体资产入股、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运营、贫困村每年分红的扶贫产业模式带动贫困村24个,占颍泉区贫困村总数的60%。共建设工厂化冷库出菇房2座,自动化蛋鸡养殖车间5栋,生产所需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全部由区政府配套建设。24个贫困村统一与多多利公司签订了合作协议,冷库出菇房和蛋鸡养殖基地产业项目由多多利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负责运营,公司每年给资产入股贫困村分红5万元,带动的18个贫困村全部出列。二是通过扶贫小额贷款共带动建档立卡贫困户79户,实现贫困户年增收3000元以上。”周雷雷进一步向记者说道。

 

  据了解,今年是颍泉区的摘帽年,全区上下紧紧围绕“1.23万人脱贫、10个贫困村出列”“实现区摘帽”的目标任务,以“重精准、补短板、促攻坚”专项整改行动为抓手,深入开展“春季攻势”和“夏季攻坚”,大力推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坚决打赢打好脱贫攻坚年度战役。

  下一步,颍泉区将进一步升温加压、强化举措、狠抓落实,以良好的精神状态推进脱贫攻坚工作,确保高质量完成“户脱贫、村出列、区摘帽”的既定目标,为加快建设现代化五大发展的美好安徽作出颍泉应有的贡献。

 

市场星报、安徽财经网 张天峰 记者 杨文艺

阜阳热线网公众号
栏目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