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濛洼,我的家
我的濛洼,我的家

12月14日,在郜台乡童庙村的童家庙庄台,村民正在捕鱼。濛洼人通过发展适应性水产养殖业脱贫致富。

12月18日,在曹集镇王垴庄台,村民们载歌载舞庆祝庄台整治工程完工。

12月14日,郜台乡段台村,村民在硬化路面,改造庄台。

12月20日,在王家坝镇郎楼庄台,村民在新修建的文化广场上休闲。

12月18日,环境整治后,焦奎嫚、曹豹这对夫妻开着车回到庄台,搬进重新装修后的房子。

夜幕降临,濛洼蓄洪区的干部仍在曹集镇东田坡庄台和群众谈心。

12月20日,阜南县王家坝镇郎楼庄台,人居环境整治主体工程完工后,校车驶上庄台接送学生。

修通公路、装了路灯、建了广场,污水集中处理,环境整治后的曹集镇西田坡庄台焕然一新。

老照片显示濛洼群众过去的生活状态。

老照片显示濛洼群众过去的生活状态。
12月20日,阜阳市阜南县王家坝镇郎楼庄台,一辆校车沿着新铺的柏油路面驶上庄台,第一次停在郎雪家门口,她高兴地挥手与老师、同学告别,心情却久久不能平静,回想起以前滑下坡台、蹅着泥泞去上学的情景,她真切感受到“庄台真是一天一个样,越来越好”!
有着跟郎雪一样想法的,还有30里外曹集镇西田坡庄台的焦奎嫚、曹豹小夫妻,他们正忙着张罗饭菜,招待帮他们搬家的亲友们。“以前居住条件差,有车都开不回家。”作为庄台人的媳妇,焦奎嫚婚后却一直没有搬到庄台住。看着上庄台的路打通了,污水管网也布好了,家门口还建起了文化广场,她跟老公一合计,重新装修了老房子,踏踏实实回到庄台过日子。20日这天,是濛洼庄台群众的好日子,濛洼蓄洪区全部131个庄台人居环境整治主体工程完工,修通公路、装了路灯、建了广场,污水集中处理。超过15万庄台群众的居住环境得到根本改善。
濛洼蓄洪区面积超过180平方公里,是新中国成立以来运用最频繁的蓄洪区之一,从上世纪50年代建成到2007年最近一次运用,50多年间蓄洪15次。为避免家园被洪水肆虐,濛洼群众垒土筑台而居。频繁蓄洪不仅让庄台人难以积累财产,经济发展也严重受限,贫困发生率是全省2倍多,人均占地面积仅为全省人均村庄用地面积的6%。行蓄洪区成为我省脱贫攻坚工作的“坚中之坚”。
庄台人居环境整治,是濛洼人安居乐业的新起点。我省规划投入300多亿元进行淮河行蓄洪区安全建设,其中包括逐步安置濛洼庄台超容量安置的9.24万人,阜南县也吹响了濛洼地区决战深度贫困的冲锋号,2018年投入超过8亿元进行庄台人居环境整治。
“深水鱼、浅水藕,滩涂洼地种杞柳,鸭鹅水上游,牛羊遍地走”,郜台乡马家湖养殖基地,正在照料小鹅的曹台村刘台庄台村民朱淮海依托湿地发展适应性产业,颇具规模,还建起了板鸭加工厂,带动5户贫困户就业。“农家乐正在装修,板鸭、笨鸡、鱼、菜、藕,全是我农场自产的。”新的家园,又燃起了这个农村汉子的创业激情。
2018年12月23日
本版策划:视觉新闻中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