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 广告服务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 >> 社会 >> 正文

老师不上课也要去扶贫,舆论怎么看?

来源:人民网安徽频道 热度:0 时间:2020-04-07
导读:

 

《半月谈》近日发布了一封教师的来信。这名来自安徽某乡镇中学的数学老师称,从2017年三四月开始,上级就要求农村教师与学校所在村的贫困户一对一结对帮扶。

 

之后,任务不断加码,甚至要求“包户”老师不上课也要去扶贫。

 

2018年5月以后,上级直接从农村教师中抽调人员,与学校脱钩,吃住在村。这名教师发问:教师的阵地在三尺讲台,丢下学生去扶贫,是否过分?

这名教师的疑惑,不难理解。

正如此前参与过扶贫工作的教师吐槽,一个普通教师,“一无资金二无技术,怎么扶贫?三填表格四凭嘴巴五靠跑脚,如何帮扶?”

 

身为公职人员,教师也属于财政供养的群体,在当下如火如荼的脱贫攻坚战中多一份贡献,是可以的。但是,术业有专攻,教师有教师的职责和使命,教书育人是其天职,绝不能随意偏离主业。因为去村里排查,就随意翘课,不仅不会对扶贫有帮助,对于农村教育而言,也是极大的损失。这样的“停课扶贫”,就是一出荒唐的闹剧,是不折不扣的瞎折腾。

其实,农村教师尽职履责,用最大的热忱与智慧,把教育搞好,让农村多出人才,这本身就是在以“扶智”促“扶贫”。

那么,教师被抽调参加与教育并不直接相关的扶贫工作,是否值得提倡呢?

表面看,教师参与扶贫,能够缓解扶贫队伍人才不足问题,对完成紧迫的脱贫任务有一定促进作用。但实际上,教师牺牲了本该用于教书育人、研究业务的时间参与扶贫,即使能取得一定的效果,对整个社会的进步来说也不过是“拆东墙补西墙”,更何况教师在动员社会资源上并不具优势,参与脱贫往往是事倍功半,甚至成果寥寥。

 

一位贫困户通过教师的宣讲了解了一些扶贫政策,几十名学生却因此遭到了学习上的损失,这笔账划算吗?

 

很多人都有感受,一些地方的农民之所以深陷困境,且长期沉溺于“代际贫困”而难以摆脱,主要原因就在于没有得到很好的教育。教育的缺失,导致人们很难实现社会流动,找不到“向上的台阶”。

农村教师身处农村,责任重大,不仅要时时防范学生辍学流失,也要督促学生开阔视野、努力学习,争取通过读书改变自己和家庭的命运。

 

可以说,农村教师只要在岗位上,只要手不释卷,本身就是最迫在眉睫、一刻也不能停的扶贫。一个好的乡村教师,不啻为一颗火种、一缕春风,化育山乡阡陌。

 

教师的天职是教书育人,不管是参与扶贫还是对社会做贡献,教师的主阵地始终应该在三尺讲台上。只有站在讲台上,教师才能对社会发挥出最大的作用。

 

一些地方面对脱贫攻坚的任务,不是去想办法、求实效,却每每把工作搞成了花架子。看上去轰轰烈烈,好像全社会都动员了起来,实则依然是大水漫灌、形式主义那一套。不仅被帮扶的农民不满意,各级公职人员也怨声载道。更关键的是,实际效果仍十分有限。就像安徽这位数学教师批评的那样,把教师们折腾得一地鸡毛。

早在去年7月,国务院扶贫办专门下发通知,要求各地进一步克服形式主义,减轻基层负担。通知特别要求,各地扶贫部门要建立健全监督问责机制,采取措施预防和纠正形式主义。

扶贫领域中的形式主义花样繁多、屡禁不绝,当然有监督缺失、问责不到位的原因,但根本上,仍在于一些地方和单位的形式主义积习已深入骨髓,是一种病,更是一种瘾,很难短时间内得到矫正。

对此,有关部门理应行动起来,以雷霆手段,切实杜绝扶贫中的形式主义。同时,也要构建正常的政府伦理,加快政府治理现代化的步伐,还农村教师一份安静。

 

来源:人民网安徽频道

 

阜阳热线网公众号
栏目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