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和县坟台镇民族村清真寺落成
来源:阜阳热线网
热度:0
时间:2020-04-07
导读:
11月19日,太和县坟台镇民族村清真寺举行落成典礼,县委统战部、民族宗教局、坟台镇党委、政府负责同志参加典礼。河南省、亳州市、阜阳市、界首市清真寺,太和县清真南寺和北寺,旧县镇清真寺派员到会祝贺,200名穆斯林群众参加仪式。
民族村位于坟台镇东北4.5公里,太和县、亳州市交界处,辖15个自然村,耕地面积7864亩;村民1298户、5160人,由汉族、回族、哈萨克族、彝族四个民族组成,其中77%为汉族、23%为少数民族,是典型的少数民族聚集区。这个村的教门庄自然村有回民人口286户、1230人。
该村原清真寺始建于1998年,由回民集资建成。阿訇杨金刚来此诵经、服务回民。由于年久失修,大殿、大门楼均有损毁,门面房已成危房;主房也需加固,无法正常诵经和礼拜,不能适应宗教事业发展。杨金刚向县、镇有关部门反映,重建清真寺,提到了议事日程。
在太和县统战部、民族宗教局和坟台镇党委、政府的重视支持下,投资40万元的清真寺落成了。新的清真寺,由大殿、门面房、水房组成,其中大殿116平方米、高4.2米,宣礼塔4个、高4米;圆包1个、高2.5米;门面房2层楼房276平方米,水房76平方米,围墙63.6米。
太和县统战部副部长、民族宗教局局长宫晓峰在讲话中说,清真寺的落成,在一个偏远乡镇的民族村搭建了伊斯兰教对外交往的平台,为该村广大穆斯林正常礼拜、研讨宗教知识、贯彻宗教政策、学习国家法律提供幽雅的环境,将对弘扬清真文化发挥举足轻重的作用。
坟台镇党委书记蒋琼认为,民族村清真寺建成后,在上级民族宗教部门的指导下,要认真宣传党和国家方针政策,引导穆斯林群众爱国爱教、遵纪守法;通过解经释义、挖掘《古兰经》精髓,弘扬穆斯林优良传统;要积极为穆斯林群众排忧解难,维护民族团结,促进社会和谐;通过不懈努力,推动坟台镇各项事业快速发展,为脱贫攻坚作出积极贡献。
(闫健民)

民族村位于坟台镇东北4.5公里,太和县、亳州市交界处,辖15个自然村,耕地面积7864亩;村民1298户、5160人,由汉族、回族、哈萨克族、彝族四个民族组成,其中77%为汉族、23%为少数民族,是典型的少数民族聚集区。这个村的教门庄自然村有回民人口286户、1230人。
该村原清真寺始建于1998年,由回民集资建成。阿訇杨金刚来此诵经、服务回民。由于年久失修,大殿、大门楼均有损毁,门面房已成危房;主房也需加固,无法正常诵经和礼拜,不能适应宗教事业发展。杨金刚向县、镇有关部门反映,重建清真寺,提到了议事日程。
在太和县统战部、民族宗教局和坟台镇党委、政府的重视支持下,投资40万元的清真寺落成了。新的清真寺,由大殿、门面房、水房组成,其中大殿116平方米、高4.2米,宣礼塔4个、高4米;圆包1个、高2.5米;门面房2层楼房276平方米,水房76平方米,围墙63.6米。
太和县统战部副部长、民族宗教局局长宫晓峰在讲话中说,清真寺的落成,在一个偏远乡镇的民族村搭建了伊斯兰教对外交往的平台,为该村广大穆斯林正常礼拜、研讨宗教知识、贯彻宗教政策、学习国家法律提供幽雅的环境,将对弘扬清真文化发挥举足轻重的作用。
坟台镇党委书记蒋琼认为,民族村清真寺建成后,在上级民族宗教部门的指导下,要认真宣传党和国家方针政策,引导穆斯林群众爱国爱教、遵纪守法;通过解经释义、挖掘《古兰经》精髓,弘扬穆斯林优良传统;要积极为穆斯林群众排忧解难,维护民族团结,促进社会和谐;通过不懈努力,推动坟台镇各项事业快速发展,为脱贫攻坚作出积极贡献。
(闫健民)

栏目分类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