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广告服务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 >> 本地 >> 正文

颍泉区高标准打造三甲医院 建成后可满足30万人的医疗需求

来源:本站原创 热度:0 时间:2020-04-07
导读:


 
 
    近日,记者在颍泉区城北新区市五院新区建设现场了解到,2016年底,颍泉区以三甲医院标准打造的市五院新区将启用,可进一步解决城北新区25平方公里、30万人的医疗需求,将有效缓解颍泉区69万居民就医难问题。
 
按三甲医院标准建市五院新区
 
     据了解,市第五人民医院始建于1953年,前身为工人医院、县级阜阳市人民医院,撤地建市后更名为阜阳市第五人民医院。
“现在的市五院总占地面积7.5亩,按编制只有250张床位,每天实际住院的达到700人左右。”市第五人民医院新区业主代表王艳阳介绍,近年来,新农合病人也在该院住院治疗,“看病难,住院挤”的情况就更为突出。而且,五院地处老城区,医院门前交通拥堵,停车条件差,已经不能满足市民的医疗需求。
     为此,颍泉区决定在城北新区按三甲医院标准建市五院新区。市五院新区东临阜太路,西临老泉河风景带,南临颍泉路,北靠柳荫路,占地125亩,总投资3.6亿元。项目共分两期建设,其中一期为病房大楼,地下1层,地上23层,建筑面积4.1万平方米,拥有1000张床位。二期含康复大楼,为地下一层、地上16层结构,拥有床位500张;门诊大楼为地上5层;一栋后勤服务楼,地下1层,地上6层;传染病楼房,为地上6层。二期总建筑面积9.3万平方米。
 
市五院新区明年底可投入使用
 
     记者在五院新区建设现场看到,从2011年开建的病房大楼已经完工,目前二期正在加紧建设。二期工程从今年年初开工,急诊康复大楼已经完成14层,门诊大楼已经全部封顶;后勤大楼、传染病楼也已经出地面。王艳阳介绍,二期工程预计8月份全部封顶,进入内外装修阶段。到2016年底,五院新区可投入使用。
     投入运行后的市五院新区,集医疗、急救、预防和康复保健于一体,可进一步解决城北新区25平方公里、30万人的医疗需求,有效缓解颍泉区69万人就医难问题。
     王艳阳介绍,市五院新区建有污水处理站,可实时处理医疗污水达标排放;最重要的是,在二期工程下方建有一座巨大的停车库,可同时停放近800辆车。应该说,设施非常完备。
     另外,市五院新区交通也非常便捷。目前,可从西二环泉河桥下来,经柳荫路即到;也可以从颍州路泉河桥下来,经阜太路到达。另外,解放北路泉河桥已经进入招标程序,如该桥建好,从该桥向北还将修一条南北直路穿过市五院新区,将来北关老城区居民到市五院新区就医更方便。

 
 
 
颍泉新疾控中心大楼主体完工
 
     离市五院新区不远,就是于2013年开建的颍泉区新疾控中心大楼。该大楼地上16层,地下1层,建筑面积2.33万平方米,总投资近5000万元。
     据现场甲方代表介绍,颍泉区老的疾控中心办公条件比较简陋,功能设施不完善,不能满足新时期服务群众的需要,这栋大楼就是在这个背景下建起来的。目前大楼主体已经完工,将于10月底陆续启用,将担负颍泉区的疾病预防控制任务,包括负责辖区内疫苗使用管理,组织实施免疫、消毒、控制病媒生物的危害;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监测调查与信息收集、报告,落实具体控制措施;负责疫情和公共卫生健康危害因素监测、报告,指导乡、村和有关部门收集、报告疫情;开展卫生宣传教育与健康促进活动,普及卫生防病知识等。
    
 
      叶陆苗 储继明 余波 文/摄

阜阳热线网公众号
栏目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