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广告服务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 >> 本地 >> 正文

爱心企业家王文忠:8年资助145名学子圆读书梦

来源:阜阳热线网 热度:0 时间:2020-04-07
导读:
   
        在8月9日举行的安徽华宇集团王文忠基金会资助2015年度困难大学新生资金发放仪式上,王文忠资助19名大学新生每人3000元助学金。自2008年以来,王文忠捐资助学已坚持了8个年头,累计捐赠助学金达143.7万元,145名贫困孩子受到资助。他不求有人回报他,他表示,“我的行为只是为了回报社会。我资助这些孩子,也是想他们能成长为一个有用的人,将爱心传递下去。”

    因家贫辍学,事业有成后要让贫困学子“有书读”

    王文忠是一位年产值过亿的企业老板,他于2005年在家乡阜南县黄岗镇创办的柳编企业安徽华宇工艺品有限公司,已成长为阜南柳编的龙头企业。不过,王文忠打小就吃够了贫穷的苦,学历不高,外出打工,自学成才,最终当上了国家柳编非遗文化传承人,并创办了自己的企业。

    “我小时候家里也特别穷,我从12岁就开始边上学边编柳编养家糊口,经常干活到深夜,后来实在撑不下去了,上到高二就外出打工了,所以一直为没有上过大学感到遗憾,因此帮助家庭贫困学子把书读下去就成为我的一个心愿,”谈起捐资助学王文忠感慨道。

    如今事业有成的王文忠,自觉地承担起一份社会责任,也将他资助贫困孩子读书的心愿变成现实。他于2008年发起成立王文忠教育基金会,专注于帮助阜南家庭经济特困的学生完成学业。现在,被他资助过的孩子遍布全国各地,有的已经学业有成,回到家乡支援家乡建设。

    王文忠说:“企业发展了,便要承担起相应的社会责任。虽然我的捐助有限,但也希望因此带动更多的人来关心、爱护孩子。”

    正是缘于对责任的担当、对社会的回馈,王文忠本人也被阜南县政府、工会授予2014年度“金秋助学爱心企业家”称号,并于2014年当选“中国好人”中“助人为乐”类好人。

    温情互动 爱心企业家成为受助学生的“暖心朋友”

    “我只资助二本以上的贫困学生,如果一个学生对自己的学习都不负责任的话,那我也没有理由资助他,所以我资助的学生,都必须是学习成绩比较好的,”这是王文忠的资助原则。因此,凡是他资助的学生,都有着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懂事、学习成绩好。

    其中最让王文忠记忆深刻的是一个叫潘丽侠的学生。潘丽侠的弟弟被白血病夺去生命、爸爸因劳累患上尿毒症、70岁的爷爷奶奶在沈阳捡破烂、妹妹还在读书,家庭负担非常沉重,潘丽侠的一日三餐基本上都是白馍加白开水。但家庭的贫困依旧让她成长为了坚强、懂事、成绩优异的学生,宁愿靠打工为自己挣学费,也不愿让家里为她的学费犯愁。

    “2012年我在报纸上看到潘丽侠的事情后,特别感动,这小孩特别自强,我觉得我应该帮一把,”王文忠说。

    而潘丽侠则表示,“家里困难,吃饭都成问题,再要挪出学费的话,真的很难。在我最需要帮助的时候,是王文忠叔叔通过报社联系上了我,给我提供资助,所以我必须好好学习,才能回报王叔叔回报社会。”潘丽侠也不辜负期望,在大二、大三期间皆以优异的成绩,获得了学校的奖学金。

    “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却各有各的不幸”,王文忠资助的学生都来自不幸的家庭,不仅是物资的贫困,有的还是亲情的缺失,所以王文忠除了捐资助学外,还会定期跟他资助的孩子打电话或发信息,他常常会感觉跟这些学生打电话就像在和自己的孩子联系一样。王文忠对孩子们的关心,也让孩子们感到无比温暖,除了主动汇报学习情况外,逢年过节,还会发来祝福短信。今年刚考上武汉理工大学的于生是王文忠今年资助的19名新生之一,在他眼里,王文忠不仅是亲人,更是一位“暖心朋友”,“感觉他不像一个企业家,更像是我们的朋友、亲人,我父亲早逝,家里困难,在王叔叔今年资助我之后,平时还会发信息问我还有什么困难、寒假暑假可以来华宇勤工俭学等等,叮咛的话语,特别暖心。”

    希望被资助的孩子“将爱心传递下去”

    为了锻炼这些孩子早日成才,王文忠还鼓励他们在假期出去打工,要自立自强,并将华宇做为他们的实习基地,以便他们毕业后尽快成为一个有用的、能回报社会的人。王文忠会叮嘱每一个他资助的孩子,“我资助的除外,你们寒暑假也可以外出打工赚取学费、生活费,也可以来华宇,干一个月也可以挣个3000元,我们愿意提供这个平台给你们锻炼。”

    有人问他:“有好多人捐资助学,都是把钱一捐就完事了,哪还像你这么细心?”王文忠说:“帮助一个孩子的成长,不仅是物资的资助,还要有亲情的倾注,要让孩子们感觉到社会的温暖,要让他们掌握在社会谋生的本领,真正的成为一个有用的人。”

    这些年来,资助了这么多孩子,王文忠心里也有个期盼,“只要被资助的这些孩子大学能学习优异,顺利毕业,我就感到非常欣慰,不需要他们来感谢我、回报我,我就是希望他们在成为社会精英之时,能够将这份关爱互助的精神永远传递下去。”王文忠说,“将爱心传递下去,这也是我们教育基金会的宗旨。”

(特约通讯员  单玉婷 文/摄)

阜阳热线网公众号
栏目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