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广告服务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 >> 本地 >> 正文

颍州西湖中学:承欧苏遗风,辟现代教育新径

来源:阜阳热线 热度:0 时间:2025-10-02
导读:2025年9月30日上午,喜爱探寻历史文化的几位同志开车直奔颍州西湖而去,想探寻一下欧苏文化,刚到西湖大道这边的门口见道一块大石头上写有“颍州西湖”四个大字,颇有古意。刚想进园,遇一老者云:“想探寻欧

   2025年9月30日上午,喜爱探寻历史文化的几位同志开车直奔颍州西湖而去,想探寻一下欧苏文化,刚到西湖大道这边的门口见道一块大石头上写有“颍州西湖”四个大字,颇有古意。刚想进园,遇一老者云:“想探寻欧苏遗风与传承,可以先去颍州西湖中学看看…”,于是立马调转车头直奔西湖中学而去。

1

2

  走进校园就听到教室里传来学生诵读古诗的声音,有的班级正在排练以欧阳修《采桑子.轻舟短棹西湖好》为题材的西湖功夫扇,和以苏东坡《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为内容的古典舞,让人耳目一新。 

3

  这时,西湖中学负责人杨智勇热情地迎过来介绍道:“我们学校有3个西湖底蕴特色活动,古典舞参加过很多次校外活动,学校正在打造欧苏广场、2个植物长廊,三个特色活动,4条道路、5个园区…”,他带我们参观了欧阳修路、欧苏广场、校园文化墙、图书馆、手工室、于登攀名师绘画工作室等,正看的起劲时西湖中心校梁校长过来了,他热情地说:“欢迎各位到来,我们学校坐落在西湖岸边,在传承欧苏文化方面有天然优势,结合我们校园文化特色我们将进一步弘扬欧苏文化,传承精典…”

4

    颍州西湖之畔,文脉延绵千年。阜阳颍州西湖中学择址于此,传承欧苏遗风不仅是地理渊源的自然延续,更是对本土文化根脉的自觉守护。北宋时期,欧阳修、苏轼先后知颍,不仅醉心西湖山水,更以兴学重教为己任,在这里兴办官学、广育英才。他们的办学实践,不仅传播了诗词文章的雅韵,更蕴含着“以人为本、崇文重教”的人文精神——欧阳修以“立身以立学为先”倡导求学向善,苏轼以“腹有诗书气自华”鼓励人格修养,这种精神早已融入颍州的文化基因,成为西湖中学立德树人的天然养分,也让传承欧苏遗风成为学校扎根本土、培育有文化根基的现代人的必然选择。

5

    在传承欧苏遗风的实践中,西湖中学构建了“课堂为核、活动为翼、环境为韵”的立体路径。主课堂上,语文教师会以《醉翁亭记》《颍州西湖》等欧苏经典诗文为依托,拆解文字背后的家国情怀与生活哲思;历史教师则结合欧苏治颍兴学的史实,让学生理解古代官学对文化传承与社会发展的意义,让文化传承融入日常教学。活动层面,学校定期开展“欧苏诗词诵读会”“古人雅集情景剧”等表演活动,学生们身着传统服饰,演绎欧苏与颍州的故事,在沉浸式体验中感受经典魅力。

6   育人环境的打造,更让欧苏遗风“润物细无声”。校园内,“汝阴大道,欧苏文化广场"串联起教学楼与活动区,路面镌刻着两位文豪的经典诗句;“醉翁园”“东坡园”两座主题庭院中,仿古建筑与绿植相映,成为学生诵读、研讨的露天课堂;走廊文化墙则展示着欧苏生平、颍州西湖历史变迁,让每一处空间都成为文化教育的载体。这样的传承方式,不仅得到了学生的喜爱——不少学生表示“读欧苏的诗,仿佛能和古人对话,更懂家乡的美”,也获得了家长的认可,他们认为“学校让孩子在学习知识的同时,还能接上本土文化的‘地气’,这是难得的教育温度”

7

    从千年文脉中汲取养分,颍州西湖中学正以欧苏遗风为精神底色,探索现代教育的发展之路。它证明,传统文化并非束之高阁的遗产,而是能与现代教育深度融合的鲜活力量,既能让学生筑牢文化自信,也能为学校的特色发展注入持久动力。(杨智勇 记者陈波)


阜阳热线网公众号
栏目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