阜阳市颍泉区牛寨村荣膺“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称号
日前,从省依法治省领导小组办公室获悉,颍泉区行流镇牛寨村荣膺“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称号,这是第六批民主法治示范村创建活动中阜阳市唯一获此荣誉的村,是颍泉区开展民主法治示范村创建活动以来获得的最高荣誉。
加强法治建设,实行民主管理。近年来,牛寨村坚持加强法治建设,促进法治教育,依法治村,制定和实施村规民约。严格按照党章和村民委员会选举法的相关规定,坚持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选举产生新一届村两委班子。完善和认真执行村两委工作职责、财务管理制度,岗位责任制度、例会制度、重大决策法律咨询制度等民主制度。定期召开村民会议和村民代表会议,研究和决定牛寨村的重大事务并监督村各项惠民工程的招标、实施过程。该村始终坚持“民主管理、民主决策、民主监督”的方针,以村民会议、村民代表大会和村务监督委员会为平台,建立党务公开和村务公开制度,按照长期公开和定期公开的方式及时向村民公示村各项事务,公示内容及时更新,做到“公示时间要及时、公示过程要合理、公示结果要实施”。同时,抓好工作落实,接受群众监督,做到各项工作件件落实到人,件件抓落实。每周召开村两委会议,通报工作进展情况,兑现落实情况。广泛听取群众意见,定期、不定期召开村民代表会议,集思广益,为村级发展提供不竭动力,村民监督委员会会全程参与村级事务决策过程,有力的促进了村各项工作顺利开展。坚持村财务账目定期公开,村级重大事项全部按照“四议两公开”制度进行。认真开好民主生活会,班子之间相互沟通,消除障碍。从而班子团结了,群众心齐了。规范“三资清理”,给群众一个明白账,受到群众好评。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学习,增强村两委班子道德修养。
加强法治建设,完善财务管理。该村坚持依法治村的原则,做到以法律为准绳,坚持“学法、知法、守法、用法”。把法治宣传教育列入村年度发展规划,聘请法律顾问,村两委干部带头学法,成立“法制宣传小组”,利用会议、村广播等向群众宣传法治教育,每个自然村都有法制宣传员和“法律明白人”。配合区业务部门在村设立综治维稳工作站和司法行政工作室。成立村民调解委员会,各项调解制度健全,把矛盾化解在萌芽之中,做到小事不出庄,大事不出村。设立法制教室,在村图书室建立法律图书角,促进人人学法懂法、人人用法。严格按照法治的原则做好村级事务,严格遵守各项财经法纪及廉政规定,加强财务管理,建立和完善财务管理使用制度,严格按照民主理财制度,坚持重大项目、重要投入和300元以上大笔开支集体讨论决策,所有开支坚持“三签字,两盖章”的原则,法治建设逐步完善和健全。
完善村基础设施建设,促进经济发展,提高农民收入。
该村以美好乡村建设为载体,致力于基础设施建设。利用一事一议和新农村道路建设项目,完成辖区13个自然村13.6公里道路硬化,交通状况得到根本改善,彻底摆脱了“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的道路状况。通过农发项目实施治理土地7600亩,共计打井55眼,建桥198座,大型桥9座,新修生产道路2.5公里,疏通大小沟13条,新建涵闸3个,农业水利建设得到全面夯实,为农业的旱涝保收打下坚实基础。加快美好乡村建设步伐。积极申请国家环保资金60万元,建设垃圾房7座,采购垃圾车24辆,垃圾箱280个。同时通过改水改厕项目,总投资100多万对全村农户厕所全部改造成冲水式卫生厕所。积极申请新建沼气池460座。民生工程取得新突破。三年来新建中心小学1所,改建1所。2014年扩建的大郭小学、牛寨幼儿园项目正在进行。高度重视农村养老问题,通过项目申请和民政部门的大力支持,2013年新建120人床位敬老院,已投入使用。新建村医疗室1个,配备医护人员10名,做到了小病不出村,大病不耽误。新建自来水厂一座,辐射全村7300多人口。扎实开展“好婆婆、好媳妇”、“和谐家庭”、“遵纪守法户”评选工作,促进了村精神文明建设。产业调整成效斐然,农民收入不断增加。该村积极强化农业的基础地位,加大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力度,加快土地流转步伐。成立新型农民专业合作社3个,药材种植、草莓种植、蔬菜种植初具规模。新增土地流转面积2400多亩。养殖业发展迅速,建养猪场9个,养牛场1个,养羊场1个。目前还有2个养猪场在建,1个养殖专业合作社正在申办中。鼓励外出人员返乡创业,兴办服装加工厂3个,箱包厂1个,带动200多人就业。
本网特约通讯员 叶陆苗 尹维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