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 广告服务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 >> 健康 >> 正文

手脚无力、言语模糊 脑梗有端倪4.5小时内尽早溶栓

来源:中新闻 热度:0 时间:2020-04-11
导读:

9月已到,一方面,广州稍微干爽的时节已至,另一方面,却也是脑血管病的多事之秋。专家指出,每年9月至来年春节的这段时间,是脑血管疾病的“旺季”。在这一“旺季”,医院六七成为脑血管病患者,2/3神经内科病床住的是脑梗病人。专家指出,脑中风来势汹汹,发展极快,抢救必须争分夺秒,经医生评估有必要时,4.5小时内须尽早做溶栓治疗,以降低致死、致残率。

■新快报记者 梁瑜

实习生 刘月 通讯员 魏星

脑梗发作尽早溶栓,

4.5小时内越快越好

有数据显示,我国每年死于心脑血管疾病近300万人,占我国每年总死亡病因的51%。而幸存下来的患者75%不同程度丧失劳动能力,40%重残!相比于心梗发生后放支架,脑梗一般不适用支架。“脑的细小血管非常多,放支架未必能快速解决问题。”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神经内科主任潘小平主任医师表示,脑中风分缺血性和出血性,缺血性脑中风是由血栓堵塞了脑血管引起的。使用溶栓药物溶解脑血栓,原理就如清洗下水道,让脑血管恢复畅通,血流可以顺利通过,从而使患者得到救治。

但是,溶栓的时机有限,有效时间极短,它有一个严格的时间限制——时间窗。潘小平称,发现急性脑梗的最初4.5小时内患者到达医院,大部分患者的溶栓治疗是有效的;4.5至6小时内患者到达医院,则部分患者可能有效,可使堵塞的血管再通,脑组织功能不会严重受损,后遗症很少;如超过6小时再进行溶栓则意义不大,此时脑细胞已经发生不可逆行坏死。

小中风,大问题,反复发作成大中风

王伯上周末家庭聚会时,突然出现讲话大舌头、面部发麻、手脚无力等症状。儿子首先发现了老爸的症状,担心有问题,便吆喝上弟弟一同开车把老人送到了医院。送到急诊室时,王伯已经不能动、说不了话。医生问了家属后得知,老人的症状是3小时前发生的。争分夺秒,老人在做了CT和验血后,注射了溶栓药物。第二天,王伯就能起身说话了,看样子恢复得不错。

“现在我国仅7%的患者在时间窗内来到医院,美国的这个比例是70%,德国达到80%。”潘小平不无惋惜地指出,大部分病人没意识到,当出现手脚无力、言语模糊、视物重影等症状时,实际上就该飞奔去医院了。“大部分病人有这些症状后,要么躺在床上等恢复,要么吃一些安宫牛黄丸、救心丸,搽活络油,或者打电话给子女,就是没想到打电话给120!”

潘小平指出,这些症状可能是发作了一下又好了,病人以为没事了。实际上,这些是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表现,这种小中风反复发作,总有一天会把脑血管堵死,若没及时就医,就是致残、致死的架势。若等到梗塞严重后才就医,往往不能进行溶栓治疗,因为出血风险太大。

症状太轻、拖太久都不适合溶栓治疗

当患者在时间窗内到达医院,医生将会对患者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估(简称NIHSS),当评分为4-25,且家属同意溶栓治疗的患者,将会使用药物进行溶栓,通常有90%的患者可以获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越高,说明脑组织的损伤范围越大。”但是,评分过高、过低都不适合溶栓治疗。这都是因为溶栓治疗有一定的出血风险,出血部位可以是颅内、消化道、泌尿系统等。太轻的堵塞面积不大,溶栓后改善未必明显,更适合用保守治疗,如使用没有溶栓作用的扩血管的药物;拖太久的堵塞若溶栓也有很大的出血风险。

专家

建议

“通血管针”没用,

高危人群可服阿司匹林

有的老人认为,平常定期到医院打“通血管针”,就可以定期为血管清扫垃圾,可防中风。但是,潘小平表示,这类“通血管针”大都缺乏循证医学证据,还可能有其他副作用,没必要打。

潘小平还指出,脑中风的高危人群有一定的特点,如有脑中风家族史、高血压患者、糖尿病患者、高血脂患者、肥胖人群和烟民,他们都需要预防脑中风、脑梗等的发生。

就此潘小平建议,没有中风过,且有“三高”加肥胖的50岁以上的男性和女性,要进行一级预防,分别可每天或隔天服用一粒阿司匹林进行预防;如果有过一次中风,那么就要进行二级预防,预防的药物有更多选择,如阿司匹林、利伐沙班、华法林等,患者可根据医生建议每日服用。

言语含糊、肢体无力、

视物重影时按以下五步走

第一步:有言语含糊、肢体无力、视物重影时赶紧打120; 第二步:到医院急诊室后先做脑部CT和验血,排除脑出血引起的中风; 第三步:医生根据病人体征症状评分,4-25分可做溶栓治疗; 第四步:注射溶栓药物; 第五步:留院观察24小时,并做CT脑血管灌注,评价溶栓效果,决定是否需要后续治疗。

专家访问: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神经内科主任 潘小平主任医师

阜阳热线网公众号
栏目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