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 广告服务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 >> 健康 >> 正文

中国专家成功揭示艾滋病毒力因子Vif结构 破解30年谜团

来源:admin 热度:0 时间:2020-04-11
导读:

哈尔滨工业大学9日正式对外发布消息,该校生命学院教授、博士导师黄志伟研究组在《自然》(《Nature》)在线发表了题目为《艾滋病病毒Vif“劫持"人CBF-β和CUL5E3连接酶复合物的分子机制》的研究论文;同时,《自然》杂志《新闻与视点》栏目撰文对该项研究进行了重点推荐。

据悉,该项研究是人类自1981年首次发现艾滋病病毒以来,第一次成功揭示了艾滋病病毒研究领域一直关注的艾滋病病毒毒力因子(Vif)的结构,破解了这一领域30余年的谜团。

“30多年来,人类对治疗艾滋病一直没有有效疗法,关键在于艾滋病病毒的9大基因中的病毒感染性因子Vif的结构未被破解。”黄志伟教授对中新社记者讲,Vif可以说是艾滋病病毒在传播中“针对”人类进化而生的,它的作用就是在“人体免疫细胞内进行病毒生成和复制”。

“30来年,全世界艾滋病病毒领域的科学家们都在立志解析VIF的结构。”黄志伟说,尽管人类对艾滋病病毒的科学研究已有30多年历史,而且早期的研究揭示艾滋病病毒的毒力因子Vif蛋白对艾滋病病毒的复制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但Vif自身或其功能性复合物的原子水平的结构解析一直未有进展,该结构可以说是世界顶级结构生物学家们一直以来“梦寐以求”的。

此次,黄志伟研究组阐明了Vif如何“劫持”人CBF-β以及CUL5E3连接酶复合物的分子机制。也就是说,是在世界范围内第一次解释了Vif的结构,并为未来艾滋病治疗从“鸡尾酒式”的混合用药方式,转向设计靶向治疗药物开辟了一条新路。

“艾滋病病毒好比是一把锁,该项研究的成功就是勾画出了锁的构造,为生产出‘治疗药物’这把开锁的钥匙提供了结构基础。”黄志伟教授向中新社记者形象地描述着。据介绍,该项艾滋病研究领域里程碑意义的成果对人类最终攻克艾滋病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和临床应用价值,也标志着中国在艾滋病结构生物学研究领域走在了世界最前沿。

此外,黄志伟教授向中新社记者透露,该研究组已与中国某高校药物实验室进行合作研究,进入艾滋病靶向治疗药物的进一步研发阶段。(记者 王舒解培华)

阜阳热线网公众号
栏目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