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广告服务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 >> 本地 >> 正文

我市医改工作成效显著,群众就近看病率稳步提升

来源:阜阳日报 热度:0 时间:2020-04-07
导读:
        11月23日上午,市政府新闻办召开新闻发布会,通报我市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情况。今年以来,全市卫生计生系统稳步推进基层医改、公立医院改革,扎实开展县域医共体、医联体建设,基层医疗服务能力不断提升,病人在县外住院的比例逐步下降,病人报销比例逐步提升,分级诊疗目标正在实现,家庭医生签约深入人心、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稳步实施,人民群众就近方便地享受到质量可靠的医疗及其他健康服务的目标正在成为现实。
四升四降 取消药品加成每年让利群众2.31亿元
四升
1、基层常见病诊疗量上升。
与去年同期相比,全市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常见病门急诊量增加2.6%。
2、医务人员技术劳动收入上升。
专家费、护理费、手术费等技术项目价格平均提升了10%以上。
3、医院可分配收入上升。
1-9月份县级公立医院医疗服务收入(不含药品、耗材、检查、化验)占业务收入的34.78%,位居全省前3位。
4、医保保障力度上升。
深化大病按病种付费改革,付费病种扩大至209组,涵盖绝大部分常见大病,新农合最高报补85%。
四降
1、三级医院常见病诊疗量下降
门急诊量分别减少3.2%和5.5%。
2、大型设备检查费下降
CT、核磁共振等部分大型设备检查费下降了10%以上。
3、药品价格下降
实施药品流通“两票制”改革,组建药品带量采购联合体,药品耗材集中带量采购,药品价格平均下降15%。
4、患者就医负担下降
完善城乡居民大病保险服务,参保居民大病保险报补起付线由1.5万元降至1.3万元,贫困人口报补起付线降至0.5万元,实际补偿比较普通患者提高10%。全市21家公立医院全面取消15%的药品加成,每年直接让利群众2.31亿元。
推动县乡村一体化管理,群众就地看病
近年来,我市在医改工作进行中不断健全改革机制,实行健康脱贫三级精准包保,推进县乡村一体化管理,加强学科人才建设,全市围绕“1、5、3”主要任务建立各项制度,实行健康脱贫三级精准包保。目前全市共有包保人员10856人,其中一级包保168人、二级包保1923人、三级包保8765人。
制定了健康脱贫“县十条”、“乡九条”、“村八条”具体工作职责,有效解决要包谁、谁来包、怎样包、包什么的问题,打通了健康脱贫最后一公里,切实做到精准到户、精准到人。
全市积极推行县乡医疗机构“五统一、五不变”的一体化管理,把县乡两级医疗卫生服务连为一体,互为依存、优势互补、合理分工、协同发展。
全市17家实行一体化管理的乡镇卫生院就诊18.9万人次,较去年同期增长27.1%;外科手术病人2172人次,较去年同期增长34.1%。
通过不断提升医疗卫生服务能力,让群众就地看病,减少外地看病带来的非治疗性经济支出,目前我市太和县已连续5年实现90%的病人留在县域内诊治。

阜阳热线网公众号
栏目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