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广告服务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 >> 本地 >> 正文

界首市美好乡村建设三年投入四亿元

来源:本网首发 热度:0 时间:2020-04-07
导读:
       界首市在加快美好乡村建设中因地制宜,依托产业驱动,全面实施“村庄建设、环境整治、农民增收、土地整治、管理创新”五大工程战略,不断加大资金投入力度,三年来,全市共投入县级财政专项资金六千多万元,通过争取涉农项目和吸引社会资金累计达4.2亿元用于美好乡村建设。仅2014年,全市共完成道路硬化75条、6.79万平方米,修建排水设施2.2万米,兴建污水处理设施13个,安装路灯1152盏,绿化乔木9066株,灌木2.5万株。粉刷外墙12万平方米,配套垃圾车6辆,垃圾桶1000多个,建公厕6个,建便民服务点6个,建垃圾收集点6个、改厕3621户等。
 
      为此,界首市成立了由市委、市政府主要负责人挂帅指挥的领导小组,建立了“领导包联、部门联动”的工作新机制,对各乡镇一些中心村进行结对帮扶,提前抓好布点编制规划,共布点98个美好乡村中心村,着力打造17个重点示范村。主要做到“四个结合”、遵守“五项制度”、严格“四项督查”。
 
        四个结合: 在重点示范村培育上,进行资源整合。总体部署与重点工作相结合。各级党政坚持把美好乡村建设摆在“三农”工作重要位置,决策上优先谋划,推进上优先部署,措施上优先保障,重点突破优先协调。 试点与整体推进相结合。选准点、树样板。将基础条件和发展势头好、村两委班子强、群众积极性高的村,确立示范点,然后由点及面,带动周边自然村连线改造、整体推进。外部支持与自力更生相结合。一方面好好利用政策扶持、通过对口支援争取项目、资金,另一方面,发挥群众的主体作用,有钱出钱,有力出力。“自己的事情自己干,自己的家园自己建。”班子与党员队伍建设相结合。发挥基层干部带动、带头、带劲干的作用,发挥好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发挥好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建新居、树新风、育新人。
 
       “五制”工作法。在规范项目实施过程中,不断创新工作机制。业主负责制。乡镇作为业主,负责整体项目实施,由市美好办负责全程监管。招投标制。路灯、苗木、垃圾车等适合集中采购的,通过公共资源交易中心集中采购。下水道、道路、污水处理设施、公厕、便民服务中心、墙壁粉刷、村容整治等工程,由示范村所在乡镇根据控制价招标采购。合同制。所有项目一律签订施工合同,确保工程质量。监理制。安徽新天源建设咨询有限公司,为界首市美好乡村建设工程监管,严把工程建设质量关。 验收制。项目竣工后,乡镇提请市美好办、财政局、质检站、审计局等单位,共同验收。工程验收合格后,及时进行决算审计,及时报账拨付施工单位。
 
        四项“定期督察调度”。在保障项目现设推进中,强化督查调度。建立领导包联制度。界首市委市政府主要负责人带头,班子成员每人包联一个重点示范村,实行常态化督查,对照建设节点加强工作协调。实行月调度制度。每月定期召开工作调度会,集中解决问题,今年以来召开调度会10次,观摩推进会3次、考核评比1次。实行周报告制度。建立美好乡村建设调度平台,镇村每周定期通过调度平台上报美好乡村建设情况,市美好办时时了解各村建设进度。加大到村督查力度。市美好办每周至少3天以上在重点示范村督查建设情况,现场解决问题。
 
       目前,全市已经打造美好乡村产业示范村4个,生态宜居和谐乡风村8个,围绕“两区”建设示范村5个。这些美好乡村示范村和一些中心村基础设施日益完善,村容村貌焕然一新。文化产业、文明创建、园区建设都得到长足的发展。中心村和示范村服务功能增强,为民办事快捷高效。群众的居住条件和生活环境日益改善,文化生活丰富多彩,生活质量明显提高。

(王瑞)
阜阳热线网公众号
栏目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