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永昌县政法机关到颍东区 考察法治扶贫工作
来源:阜阳热线网
热度:0
时间:2020-04-07
导读:
8月29日-30日,甘肃省金昌市永昌县政法机关法治建设考察组慕名到颍东区考察法治扶贫工作。市综治办副主任戎飞,区委常委、政法委书记宁险峰,区直相关单位、部分乡镇(街道)分管领导参加座谈会。座谈会上,戎飞对颍东区法治扶贫、“一键式”报警技防建设等创新举措给予充分肯定,宁险峰详细介绍了颍东区法治扶贫工作开展情况,双方就法治扶贫工作中的具体措施进行探讨交流。

此外,考察组还实地考察了颍东新城区及河东街道、新华街道、正午镇、袁寨镇落实区四部门《通告》督促子女将被赡养老人接入安全住房共同生活、拆危拆旧、环境整治、综治维稳信访工作平台建设等工作。他们一致认为颍东区创新运用了法治扶贫这一法宝,解决了脱贫攻坚中的一些实际问题,所到之处法治文化、孝道文化氛围浓厚,很多经验、做法值得学习借鉴。


近年来,颍东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扶贫开发重要战略思想,全面落实脱贫攻坚决策部署,以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进脱贫攻坚,坚持把脱贫攻坚各个环节和各项工作纳入法治化轨道,不断推动扶贫开发工作更加规范化、制度化和法治化,有力地助推了全区脱贫攻坚工作。
一. 注重法治建设,法治理念贯穿于脱贫攻坚 通过把扶贫与普法依法治理结合起来,帮助贫困户用法律维护合利益。着力提高农村贫困群众的思想道德水平,增强法律意识,真正使贫困户达到意识脱贫、观念脱贫。
二. 注重传承孝道,四部门通告敦促子女履行赡养老人义务把解决农村部分老人住有所居,督促子女履行赡养义务的问题,作为法治扶贫的一个基础性的环节工作来抓。通过下发了《关于督促限期将被赡养人接入安全住房共同生活的通告》,截止到7月底,全区共有901名老人被子女主动接入安全住房共同生活,子女主动为老人修缮危房330间,调节赡养老人纠纷56件。
三. 注重以案释法,“背包法庭”入户化解纠纷 频东区法院在案件办理中一直注重巡回审判,为了打破巡回审判难以做到开庭审理同步录音录像的局限,购置了可以移动刻录庭审情况的“背包法庭”,通过到贫困村巡回审判,选取典型、具有教育意义的案件在村委会、田间地头村民家门口开庭,让贫困村的群众亲身感受法庭现场,让发生在群众身边的赡养纠纷、婚姻财产纠纷等案件的开庭达到“开庭一次,教育一片”的效果,让贫困群众真正树立起法治意识,懂得维护合法权益,达到“扶智”的作用。
四. 注重司法公正,切实维护困难群体合法权益 通过发挥“法律援助”在扶贫工作中的独特作用,为贫困户开辟公平正义的绿色通道。颍东放宽群众申请法律援助的困难标准,将收入在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证标准2倍以下的人群和建档立卡贫困户、残疾人全部列入法律援助的范围,将贫困户列入法律援助数据库,适时更新,减少审核程序,对贫困户一律免除经济困难审查,并扩大法律援助事项的范围,在土地、财产纠纷、权益维护、矛盾调处等方面提供全部免费法律服务
五. 注重精准摸排,确保贫困群众居住安全 2018年我区实施建档立卡贫困户等4类重点对象危房存量2147户,已全部完工,目前,全区共摸排D类危23100户(其中半数以上为老人住房),现已全部拆除,农村人居环境得到优化、美化。
六. 注重转变观念,扶贫扶志宣讲进村入户 颍东区共成立新时代传习中心14家,讲习所309家农民夜校38家。在脱贫攻坚到了攻坚的冲刺期,大力宣传扶贫相关政策,组织宣讲员进行逐自然庄宣讲政策,做到家喻户晓,人人皆知。截至目前,共开展十九大精神、扶贫攻坚法律法规和孝善文化等宣讲400多场次,参与群众超过4万人。


此外,考察组还实地考察了颍东新城区及河东街道、新华街道、正午镇、袁寨镇落实区四部门《通告》督促子女将被赡养老人接入安全住房共同生活、拆危拆旧、环境整治、综治维稳信访工作平台建设等工作。他们一致认为颍东区创新运用了法治扶贫这一法宝,解决了脱贫攻坚中的一些实际问题,所到之处法治文化、孝道文化氛围浓厚,很多经验、做法值得学习借鉴。



一. 注重法治建设,法治理念贯穿于脱贫攻坚 通过把扶贫与普法依法治理结合起来,帮助贫困户用法律维护合利益。着力提高农村贫困群众的思想道德水平,增强法律意识,真正使贫困户达到意识脱贫、观念脱贫。
二. 注重传承孝道,四部门通告敦促子女履行赡养老人义务把解决农村部分老人住有所居,督促子女履行赡养义务的问题,作为法治扶贫的一个基础性的环节工作来抓。通过下发了《关于督促限期将被赡养人接入安全住房共同生活的通告》,截止到7月底,全区共有901名老人被子女主动接入安全住房共同生活,子女主动为老人修缮危房330间,调节赡养老人纠纷56件。
三. 注重以案释法,“背包法庭”入户化解纠纷 频东区法院在案件办理中一直注重巡回审判,为了打破巡回审判难以做到开庭审理同步录音录像的局限,购置了可以移动刻录庭审情况的“背包法庭”,通过到贫困村巡回审判,选取典型、具有教育意义的案件在村委会、田间地头村民家门口开庭,让贫困村的群众亲身感受法庭现场,让发生在群众身边的赡养纠纷、婚姻财产纠纷等案件的开庭达到“开庭一次,教育一片”的效果,让贫困群众真正树立起法治意识,懂得维护合法权益,达到“扶智”的作用。
四. 注重司法公正,切实维护困难群体合法权益 通过发挥“法律援助”在扶贫工作中的独特作用,为贫困户开辟公平正义的绿色通道。颍东放宽群众申请法律援助的困难标准,将收入在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证标准2倍以下的人群和建档立卡贫困户、残疾人全部列入法律援助的范围,将贫困户列入法律援助数据库,适时更新,减少审核程序,对贫困户一律免除经济困难审查,并扩大法律援助事项的范围,在土地、财产纠纷、权益维护、矛盾调处等方面提供全部免费法律服务
五. 注重精准摸排,确保贫困群众居住安全 2018年我区实施建档立卡贫困户等4类重点对象危房存量2147户,已全部完工,目前,全区共摸排D类危23100户(其中半数以上为老人住房),现已全部拆除,农村人居环境得到优化、美化。
六. 注重转变观念,扶贫扶志宣讲进村入户 颍东区共成立新时代传习中心14家,讲习所309家农民夜校38家。在脱贫攻坚到了攻坚的冲刺期,大力宣传扶贫相关政策,组织宣讲员进行逐自然庄宣讲政策,做到家喻户晓,人人皆知。截至目前,共开展十九大精神、扶贫攻坚法律法规和孝善文化等宣讲400多场次,参与群众超过4万人。

栏目分类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