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广告服务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 >> 本地 >> 正文

新闻战线大练兵|太和县招商引得“凤”来栖,助力全县脱贫攻坚

来源:阜阳热线网 热度:0 时间:2020-04-07
导读:
  近年来,阜阳市委市政府先后提出实施工业化、城镇化“双轮驱动”战略和实施拆违拆旧、城乡环境整治、绿化提升、工业转型升级、全民招商“五大专项行动”,全市上下掀起一场大干的热潮,各项建设如火如荼,城乡环境焕然一新、处处是公园到处是风景、外商投资热情持续高涨、全市综合实力逐年提升稳居全省前列,如今的阜阳进入历史上发展最好、最快的时期!
   太和县作为阜阳市下辖县之一,始终坚持阜阳市委市政府的领导,深入贯彻落实“双轮驱动”战略和“五大专项行动”,结合太和县自身特点、因地制宜精准实施,通过招商引资,以产业助推全县脱贫攻坚,百姓走上致富之路。
外商投资热情高、产业助推扶贫脱贫
   近年来,太和县一直把招商引资工作作为重点工程,全方位发力,以吸引更多的“金凤凰”来筑巢安家。
  一走进太和县郭庙镇扶贫产业园,芳香四溢,使人顿时神清气爽。郭庙镇党委书记尚晓雷告诉记者,郭庙镇在市委市政府、县委县政府的领导下,坚持产业发展与扶贫工作相结合,建立了郭庙镇扶贫产业园,通过招商引资吸引了安徽新艾豪花木公司等一批外地企业入驻,积极引导全镇新型经营主体以及外商企业带动贫困户土地流转、务工就业、带资入股、自种自养等形式,实现产业发展与贫困户无缝对接,通过培育花卉苗木产业,形成了花卉苗木种植和麒麟西瓜种植两大特色鲜明的主导产业,切实增强产业发展带动效应,2014年全镇被确定建档立卡贫困户1606户,截止目前仅剩246户,预计今年年底全部脱贫。
     位于产业园内的太和县本四家庭农场就是2014年通过太和县招商引资正式入驻,占地169亩,建设了60个墙体温室大棚,4个连栋温室大棚,总投资约1000万元。主要经营绿萝、红掌、凤梨、迷你花卉等,兼营女贞、金叶榆、红叶石楠等苗水,年产值300多万元。在扶盆攻坚中,“我们主要通过带资入股分红、土地租金增收、就业务工增收三种形式帮助贫困户增加收入,实现脱贫致富,截止目前,我们本四家庭衣场共带动59户贫困户走向脱贫致富。”太和县本四家庭农场负责人赵本四告诉记者。
     走在郭庙镇扶贫产业园内,贫困户郭一梅正在给花卉苗木浇水,她告诉记者,她家因为三个孩子上学被确定为贫困户,自从这些(外商)企业来到了镇里开了厂房,自己每个月来园区打扫卫生、修剪苗木、苗木浇水,每个月也能挣个近2000元,比种地强多了,去年她家已经顺利脱贫啦!
      除了太和县郭庙镇的招商引资引进的花卉苗木产业,位于旧县镇范庙村的太和县食用菌扶贫产业园,也是太和县通过招商引资建设的项目,由安徽百麓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投资,2017年底入驻,项目总占地面积500亩,总投资5.1亿元人民币,是集食药用菌生产、种植、科研、技术培训、精深加工、冷链物流、特色文旅餐饮、产品销售和出口为一体的现代化农业企业。
     安徽百麓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董事兼总裁王跃霖告诉记者,她们之所以选择太和县作为投资,主要有三方面的原因,一是太和县政府高度重视外资企业,对她们园区建设给予45%的补助,二是太和县交通便利华源物流方便,三是以前公司远在辽宁,原材料运输成本高,现在在太和县投资建厂,可直接获得百麓食用菌生长所需要的秸秆、杨絮、木絮等原材料,节省了运输成本。
     贫困户高素玲以前家里是种地的,现在她把土地按照1000元一亩的价格流转给了安徽百麓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自己也在百麓食用菌棚里干起了杂活、每天摘摘蘑菇,一个月就有2000元左右的收入。她笑着告诉记者,“今年她就要脱贫啦。” 安徽百麓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投资人董建国介绍,目前太和县食用菌扶贫产业园建成12个食用菌大棚,每个大棚可直接带动10个贫困户就业,每人每个月收入都在2000元左右,下一步,他们将和华源医药合作,对食用菌进行深加工,进行药物研发和珍稀元素提取。
      今年以来,太和县扎实开展脱贫攻坚行动和“重精准、补短板、促攻坚”专项行动,县委县政府挤时间、挪时间、腾时间来谋划招商工作、调度招商工作、参与招商工作,调动所有力量、所有资源,精准投向脱贫攻坚主战场,确保脱贫攻坚决战决胜。(张天峰 记者 杨文艺)
阜阳热线网公众号
栏目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