颍州区健康脱贫不落一家,全面落实
来源:阜阳热线网
热度:0
时间:2020-04-07
导读:
颍州区城乡医保以“七个不落、一个不少”为主要内容,以切实减轻贫困人口看病负担,夯实健康扶贫基础,助力脱贫攻坚为目标任务,多措并举,确保健康脱贫不落一家,全面落实。
(一)贫困人口参保全覆盖
以年初扶贫办提供名单为基础,按照扶贫办提供后续文件,对动态调整过程中的清退、自然减少人员在医保系统中剔除,对新识别、户内漏人、和自然增加人员进行录入,对姓名、证件号码有误的信息进行修改。并对2018年新增贫困人口中未参保人员及时录入医保系统,确保实现无缝对接,由财政按每人670元的标准全额补缴参保费用。截止9月底,城乡医保信息系统维护贫困人口23462与扶贫办提供名单完全一致,实现了贫困人口参保“全覆盖”。
(二)“一站式”结算全覆盖
自2016年实施健康脱贫工程以来,积极进行信息系统升级改造,贫困人口在全省范围内联网直报定点医疗机构均能通过“一站式”结算系统享受先诊疗后付费“一站式”结算。
2018年8月为进一步做好健康脱贫工作,对全区所有村卫生室全面开通贫困患者慢性病门诊“一站式”结算系统,实现了省级、市级、区级、乡镇和村卫生室五级定点医疗机构的“一站式”结算服务体系“全覆盖”。
(三)“应慢尽慢”全覆盖
明确医共体牵头医院承担全区贫困人口慢性病鉴定工作,简化流程,对贫困人口慢性病集中诊断、鉴定,集中录入、发证。在日常签约服务过程中发现的新增贫困人口慢性病患者,由六院专家鉴定后及时录入、发证,慢性病证丢失人员及时补发。截止9月底,全区贫困人口慢性病患者共鉴定发证10563人(本),确保“应慢尽慢”全覆盖。
(四)政策监管“全覆盖”
按照《安徽省基本医疗保险基金监督管理暂行办法》(安徽省人民政府令 第284号)、《安徽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健康脱贫综合医疗保障实施细则的通知》(皖政办秘〔2017〕56号)等相关文件规定,加大对制度落实情况和执行力度的监督检查,在医保基金监管过程中坚决做到立查、立处、立改、立行。有效维护了政策落实的公平公正,保障了参保群众利益。
(五)资金拨付全落实
认真落实“三级公示”制度,广泛接受社会监督。采用“先预拨、后结算”的拨付方式,减轻定点医疗机构垫付压力,进一步提高资金使用效率,防止财政支持资金沉淀。
(六)政策落实“全覆盖”
全面落实“351”再减半、“180”提升到“190”及“颍州区健康脱贫全民综合医疗再保障工程”。截止9月底,全区贫困人口受益108857人次,合计基金支付6410.77万元(医保基金支付4938.24万元、医疗救助608.37万元、大病保险485.8万元、政府兜底180.43万元、扶贫补充197.92万元)。其中,住院7712人次,总费用5610.44万元,基金支付5074.02万元,报补比例达到90.44%(较普通人群高33.35个百分点);慢性病、慢特病就诊28857人次,总费用803.49万元,基金支付781.51万元,报补比例达到97.27%(较普通人群高33.75个百分点)。“颍州区健康脱贫全民综合医疗再保障工程”受益1837人次(748人)“8579”再补偿515.98万元,“1567”再补充183.67万元,综合报补比例79.81%,人均个人自付1.2万元。(城乡医保中心 马亚洲)
(一)贫困人口参保全覆盖
以年初扶贫办提供名单为基础,按照扶贫办提供后续文件,对动态调整过程中的清退、自然减少人员在医保系统中剔除,对新识别、户内漏人、和自然增加人员进行录入,对姓名、证件号码有误的信息进行修改。并对2018年新增贫困人口中未参保人员及时录入医保系统,确保实现无缝对接,由财政按每人670元的标准全额补缴参保费用。截止9月底,城乡医保信息系统维护贫困人口23462与扶贫办提供名单完全一致,实现了贫困人口参保“全覆盖”。
(二)“一站式”结算全覆盖
自2016年实施健康脱贫工程以来,积极进行信息系统升级改造,贫困人口在全省范围内联网直报定点医疗机构均能通过“一站式”结算系统享受先诊疗后付费“一站式”结算。
2018年8月为进一步做好健康脱贫工作,对全区所有村卫生室全面开通贫困患者慢性病门诊“一站式”结算系统,实现了省级、市级、区级、乡镇和村卫生室五级定点医疗机构的“一站式”结算服务体系“全覆盖”。
(三)“应慢尽慢”全覆盖
明确医共体牵头医院承担全区贫困人口慢性病鉴定工作,简化流程,对贫困人口慢性病集中诊断、鉴定,集中录入、发证。在日常签约服务过程中发现的新增贫困人口慢性病患者,由六院专家鉴定后及时录入、发证,慢性病证丢失人员及时补发。截止9月底,全区贫困人口慢性病患者共鉴定发证10563人(本),确保“应慢尽慢”全覆盖。
(四)政策监管“全覆盖”
按照《安徽省基本医疗保险基金监督管理暂行办法》(安徽省人民政府令 第284号)、《安徽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健康脱贫综合医疗保障实施细则的通知》(皖政办秘〔2017〕56号)等相关文件规定,加大对制度落实情况和执行力度的监督检查,在医保基金监管过程中坚决做到立查、立处、立改、立行。有效维护了政策落实的公平公正,保障了参保群众利益。
(五)资金拨付全落实
认真落实“三级公示”制度,广泛接受社会监督。采用“先预拨、后结算”的拨付方式,减轻定点医疗机构垫付压力,进一步提高资金使用效率,防止财政支持资金沉淀。
(六)政策落实“全覆盖”
全面落实“351”再减半、“180”提升到“190”及“颍州区健康脱贫全民综合医疗再保障工程”。截止9月底,全区贫困人口受益108857人次,合计基金支付6410.77万元(医保基金支付4938.24万元、医疗救助608.37万元、大病保险485.8万元、政府兜底180.43万元、扶贫补充197.92万元)。其中,住院7712人次,总费用5610.44万元,基金支付5074.02万元,报补比例达到90.44%(较普通人群高33.35个百分点);慢性病、慢特病就诊28857人次,总费用803.49万元,基金支付781.51万元,报补比例达到97.27%(较普通人群高33.75个百分点)。“颍州区健康脱贫全民综合医疗再保障工程”受益1837人次(748人)“8579”再补偿515.98万元,“1567”再补充183.67万元,综合报补比例79.81%,人均个人自付1.2万元。(城乡医保中心 马亚洲)

栏目分类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