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合镇积极推进集体资产收益扶贫
来源:阜阳热线网
热度:0
时间:2020-04-07
导读:
三合镇位于阜城西南九公里处,属于都市农业乡镇,北靠程集镇,东邻王店镇-阜阳飞机场、南邻三塔镇、西邻阜南县柴集镇,全镇总人口40599人、10800户、耕地面积41800亩、8个村(居)委会、142个自然村、国土面积46.5平方公里,有贫困村4个,非贫困村4个,贫困人口678户,1322人。
为确保2018年脱贫摘帽,积极发挥村集体收益在脱贫攻坚、群众增收中的作用,三合镇在开展农村集体资产清产核资的基础上,经过反复研究,召开镇村各级代表会议征求意见,按照“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的“三变”要求,最终确定将政府投入项目收益实施股权量化方式进行分配,有效解决以往村集体资产收益分配无依据、无计划、不可持续等问题,摸索出了一条扶贫增收的新路子。主要做法是:
一、清产核资,活有源之水
对全镇8个村(居)所有资源、资产进行清产核资,经清理核查,全村可用于开展资产收益量化项目的各类资产,包括种植类、养殖类、扶贫车间收益类、光伏类、小额信贷类、闲置资产(资源)盘活等其他类资产收益扶贫项目59个,资产总额2330.87万元。对所有资产实行分项登记入账,动态管理。
二、量化股权,施科学之策
根据村集体资产的用途、性质进行了分类,准确界定适合折股量化的村集体资产,确定量化的资产和收益分配给贫困户的比例不低于70%。股权量化分为:集体资产的股权量化、资产收益的股权量化两大类。各村居按照每100元资产折合1股,对每个具体项目进行折股量化。
三、合理分配、保民生之需
(一)分配原则:
本着“确保达线,兼顾公平”的原则严格确定分配对象。
1、确定股权量化给贫困户的比例不低于70%,且贫困户享有集体资产收益的优先分配权,预留的30%用于集体资产项目的日常管护、贫困户或边缘户生产生活应急保障支出、再投资、边缘户的公益性岗位报酬支付等。
2、在所有贫困户平等享有基础性股权分红之外,综合考虑劳动能力、身体状况、收入现状,适当均衡,差异化分配,确保人均收入达到或超过国家验收标准。
3、综合考虑集体资产收益分配、社保兜底等长期性措施,确保人均收入高于国家验收标准,保持稳定长期脱贫不返贫。
(二)分配标准
在人均享有基本股权收益分红的基础上,重点向整户无劳力、大病户、残疾户倾斜,对有劳动力的贫困户,则设置村级公益性岗位享受相应劳动报酬。
(三)分配方案
各村依据已实施集体资产项目,计算出当年村集体预期资产收益,剔除福中和羊产业和光伏发电等直接到户收益,对剩余待分配集体资产收益,本着“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首先面向全体贫困户进行分配,每人平等享有基础性股权收益分红,其次,向大病户、残疾户、无劳动能力户倾斜,对盘活村集体闲置的老学校、老村部、河塘形成的村集体资产收益向边缘户进行股权收益分红。
1、本次分配方案中,一般贫困户仅享有人均基础分红,如郭寨村享受基础分红2000元的贫困户共计34户65人,总计分红金额6.8万元。占该村收益分配的18.07%。
2、本次分配方案中,在人均平等分红的基础上,向大病户、残疾户、无劳力户倾斜,如郭寨村该部分共有55户104人,总计分红金额18.27万元。占该村收益分配的58.16%。
3、开发村级公益性岗位
针对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各村因地制宜,积极开发村级公益岗,进一步激发贫困户的内生动力,如:井孜村共开发9个村级公益性岗位,其中秸秆禁烧宣传员3名、环境卫生监督员3名、公共场所保洁员3名,每月工资800元,共计发放工资4.32万元,其中50%为基本工资,50%为绩效工资。占该村收益分配的15.7%。
4、盘活村集体闲置资产资源形成的村集体资产收益主要用于边缘户增收,如三星村:通过对闲置老学校、老村部、河塘公开拍租,取得村集体资产收益70%的部分23200元,全部用于边缘户股权收益分红。
四、依规操作,行公平之径
(一)实行“四议两公开”
上述股权量化方案由村委会研究制定,经“四议两公开”后实施,并进行公示,接受村务监督委员会和广大村民的监督。
(二)颁发收益权证书
资产收益分配台账经公示无异议后,向贫困户颁发记名收益权证。
(三)完成收益发放
全镇今年的收益分配230.36万元已于9月28日前全部打卡发放到贫困户手中,678户贫困户户均增收3398元、人均增收1743元,贫困村成效更为明显,如井孜村:本次仅收益分配一项人均收入达3075元,户均6510元,全村60户贫困户人均纯收入总计均在5000元以上。通过股权收益分配,确保了预脱贫户顺利脱贫,已脱贫户不再返贫,有效实现了“一达线两不愁三保障”的目标,为全村“户脱贫村出列”打下了坚实经济基础。
五、动态管理,谋长效之计
1、建立造血机制保“增”。一方面,坚持市场导向,从实际出发,分类实施,采取参股入股、租赁、发包、独立经营等资产运营方式,实现集体资产赢利增值;另一方面,坚持解困扶贫,在充分保障贫困户利益的前提下,兼顾村集体利益。
2、建立动态机制激“活”。入股分红、脱贫转股,对贫困户持有股权尚未脱贫的,项目实施企业不得要求贫困户退股,必须保证贫困户入股分红;对已脱贫的,由乡镇或村委会实行动态调整转让,将股权转让给未脱贫的贫困户。
3、建立监督机制防“腐”。为加强对项目实行全程监管,该村股权量化方案由村委会制定,由“四议”(即村党支部提议、村两委商议、村党员大会审议、村民代表大会决议)程序通过,并经过“两公开”(即实施过程公开、实施结果公开)接受村务监督委员会和社会监督。
股权量化贫困户,持续稳定保增收,井孜村运用市场化手段,实现了财政资金形成的经营性资产、村(组)集体资产(资源)盈利增值,增强贫困村、贫困人口内生动力和发展活力,拓宽增收渠道,增加贫困人口收入,有力保障了所有贫困户增收,确保每户贫困户人均收入均超过国家验收标准。
目前三合镇在井孜村试点的基础上已实现全覆盖推行,8个村居已于9月28日前全部完成股权量化分配工作,通过这种形式的补充使之前摸排出来收入不达标的128户贫困户全部实现了达线目标。明年我们将继续扩大资产收益范围,将村所有公共资产收益和其他集体收益,在覆盖重点人群的同时,逐步对所有村民进行股权量化,真正使所有的资源变资产,所有资产变资金,所有的农民变股东,进而实现脱贫摘帽和全面小康目标。
为确保2018年脱贫摘帽,积极发挥村集体收益在脱贫攻坚、群众增收中的作用,三合镇在开展农村集体资产清产核资的基础上,经过反复研究,召开镇村各级代表会议征求意见,按照“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的“三变”要求,最终确定将政府投入项目收益实施股权量化方式进行分配,有效解决以往村集体资产收益分配无依据、无计划、不可持续等问题,摸索出了一条扶贫增收的新路子。主要做法是:
一、清产核资,活有源之水
对全镇8个村(居)所有资源、资产进行清产核资,经清理核查,全村可用于开展资产收益量化项目的各类资产,包括种植类、养殖类、扶贫车间收益类、光伏类、小额信贷类、闲置资产(资源)盘活等其他类资产收益扶贫项目59个,资产总额2330.87万元。对所有资产实行分项登记入账,动态管理。
二、量化股权,施科学之策
根据村集体资产的用途、性质进行了分类,准确界定适合折股量化的村集体资产,确定量化的资产和收益分配给贫困户的比例不低于70%。股权量化分为:集体资产的股权量化、资产收益的股权量化两大类。各村居按照每100元资产折合1股,对每个具体项目进行折股量化。
三、合理分配、保民生之需
(一)分配原则:
本着“确保达线,兼顾公平”的原则严格确定分配对象。
1、确定股权量化给贫困户的比例不低于70%,且贫困户享有集体资产收益的优先分配权,预留的30%用于集体资产项目的日常管护、贫困户或边缘户生产生活应急保障支出、再投资、边缘户的公益性岗位报酬支付等。
2、在所有贫困户平等享有基础性股权分红之外,综合考虑劳动能力、身体状况、收入现状,适当均衡,差异化分配,确保人均收入达到或超过国家验收标准。
3、综合考虑集体资产收益分配、社保兜底等长期性措施,确保人均收入高于国家验收标准,保持稳定长期脱贫不返贫。
(二)分配标准
在人均享有基本股权收益分红的基础上,重点向整户无劳力、大病户、残疾户倾斜,对有劳动力的贫困户,则设置村级公益性岗位享受相应劳动报酬。
(三)分配方案
各村依据已实施集体资产项目,计算出当年村集体预期资产收益,剔除福中和羊产业和光伏发电等直接到户收益,对剩余待分配集体资产收益,本着“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首先面向全体贫困户进行分配,每人平等享有基础性股权收益分红,其次,向大病户、残疾户、无劳动能力户倾斜,对盘活村集体闲置的老学校、老村部、河塘形成的村集体资产收益向边缘户进行股权收益分红。
1、本次分配方案中,一般贫困户仅享有人均基础分红,如郭寨村享受基础分红2000元的贫困户共计34户65人,总计分红金额6.8万元。占该村收益分配的18.07%。
2、本次分配方案中,在人均平等分红的基础上,向大病户、残疾户、无劳力户倾斜,如郭寨村该部分共有55户104人,总计分红金额18.27万元。占该村收益分配的58.16%。
3、开发村级公益性岗位
针对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各村因地制宜,积极开发村级公益岗,进一步激发贫困户的内生动力,如:井孜村共开发9个村级公益性岗位,其中秸秆禁烧宣传员3名、环境卫生监督员3名、公共场所保洁员3名,每月工资800元,共计发放工资4.32万元,其中50%为基本工资,50%为绩效工资。占该村收益分配的15.7%。
4、盘活村集体闲置资产资源形成的村集体资产收益主要用于边缘户增收,如三星村:通过对闲置老学校、老村部、河塘公开拍租,取得村集体资产收益70%的部分23200元,全部用于边缘户股权收益分红。
四、依规操作,行公平之径
(一)实行“四议两公开”
上述股权量化方案由村委会研究制定,经“四议两公开”后实施,并进行公示,接受村务监督委员会和广大村民的监督。
(二)颁发收益权证书
资产收益分配台账经公示无异议后,向贫困户颁发记名收益权证。
(三)完成收益发放
全镇今年的收益分配230.36万元已于9月28日前全部打卡发放到贫困户手中,678户贫困户户均增收3398元、人均增收1743元,贫困村成效更为明显,如井孜村:本次仅收益分配一项人均收入达3075元,户均6510元,全村60户贫困户人均纯收入总计均在5000元以上。通过股权收益分配,确保了预脱贫户顺利脱贫,已脱贫户不再返贫,有效实现了“一达线两不愁三保障”的目标,为全村“户脱贫村出列”打下了坚实经济基础。
五、动态管理,谋长效之计
1、建立造血机制保“增”。一方面,坚持市场导向,从实际出发,分类实施,采取参股入股、租赁、发包、独立经营等资产运营方式,实现集体资产赢利增值;另一方面,坚持解困扶贫,在充分保障贫困户利益的前提下,兼顾村集体利益。
2、建立动态机制激“活”。入股分红、脱贫转股,对贫困户持有股权尚未脱贫的,项目实施企业不得要求贫困户退股,必须保证贫困户入股分红;对已脱贫的,由乡镇或村委会实行动态调整转让,将股权转让给未脱贫的贫困户。
3、建立监督机制防“腐”。为加强对项目实行全程监管,该村股权量化方案由村委会制定,由“四议”(即村党支部提议、村两委商议、村党员大会审议、村民代表大会决议)程序通过,并经过“两公开”(即实施过程公开、实施结果公开)接受村务监督委员会和社会监督。
股权量化贫困户,持续稳定保增收,井孜村运用市场化手段,实现了财政资金形成的经营性资产、村(组)集体资产(资源)盈利增值,增强贫困村、贫困人口内生动力和发展活力,拓宽增收渠道,增加贫困人口收入,有力保障了所有贫困户增收,确保每户贫困户人均收入均超过国家验收标准。
目前三合镇在井孜村试点的基础上已实现全覆盖推行,8个村居已于9月28日前全部完成股权量化分配工作,通过这种形式的补充使之前摸排出来收入不达标的128户贫困户全部实现了达线目标。明年我们将继续扩大资产收益范围,将村所有公共资产收益和其他集体收益,在覆盖重点人群的同时,逐步对所有村民进行股权量化,真正使所有的资源变资产,所有资产变资金,所有的农民变股东,进而实现脱贫摘帽和全面小康目标。

栏目分类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