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广告服务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 >> 本地 >> 正文

爱“看齐”的关工老人

来源:未知 热度:0 时间:2020-04-07
导读:

 
    阜阳市颍州区西湖镇华佗村关工委副主任刘炯文,今年91岁,从事关工委工作以来,让人敬佩的就是“看齐”意识。

    刘炯文是位教师,1986年退休回到原籍颍州西湖镇翰林村居住,当他看到农村青年人外出进城打工,把孩子交给爷爷奶奶管理,出现了失教、失管的现象。老刘想决不能让孩子落后在起跑线上,一定要他们向其他孩子看齐,就于也曾是教师的老伴商量,腾出两间房屋,办个义务耕读班,尽义务教孩子唱歌、认字、画画。当时只有10多个孩子,后外村的留守儿童也争着加入,房小人多有困难,这才向村委会建议,利用村部办公房,正式办起个幼儿园,满足了众人期望。

    雷锋有两句话常挂在嘴上:“在工作上,要向积极性最高的同志看齐”,“在生活上,要向水平最低的同志看齐。”第一点他做到了,第二点做得更好。

    刘炯文退休金并不高,开始每月百元,后来几百元到千元、两千多元,仅能维持一般生活水平,而每年都拿出一笔笔钱,支持留守儿童和困难学生。并说自己生活艰苦些无所谓,只要是对国家对人民有好处的事,都要支持,都要援助。如说具体一点,那是很感动的。

   而在这30年里,先后拿出累计3万多元,其钱是哪里来的呢?说起来不怕人家笑,全靠勤俭为本,常年不买柴(自己拾)、不买青菜(自己种)、不买水(家有井)、不买肉(养鸡)、不买烟(戒了)、不买礼品等十不买省下来的。结果,在老刘支持下,有20多名留守和困难儿童,坚持读完小学、初中、高中,有的升了大学。

    刘炯文先生2014年和2015年被阜阳市和安徽省评为“最美五老”、“最佳五老”。
 
 (  王学敏 )

阜阳热线网公众号
栏目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