阜阳以大农业的观点 走区域协调发展之路
阜阳市委书记于勇接受媒体采访
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消息(记者张意、韩野、世强)2016年,中央一号文件强调大力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推进农业现代化发展。这成为今年“两会”期间的焦点话题。地处安徽省西北部的阜阳市如何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从而加快该市现代农业发展,促进农民收入持续较快增长?阜阳市委书记于勇在采访中做了详细解读。
以“五大理念”为引领推动阜阳新发展
于勇介绍,阜阳最大优势是“人”和“农”。阜阳以我们国家5%的土地,种出了中国1%的粮食。在当今中国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的情况下,阜阳农业也要按照五大理念的要求,推动新常态下的新发展,让阜阳走在皖北振兴前列、成为安徽发展的重要增长极。这主要包括以下五个方面:
以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为平台,用创新理念为发展注入新动力。以三产融合、四化同步为方向,用协调理念为发展构建新格局。以生态立市、绿色崛起为战略,用绿色理念为发展培育新优势。以加速融入、主动对接为引领,用开放理念为发展拓展新空间。以“三项工程”、精准扶贫为抓手,用共享理念为发展普惠新成果。
立足“人”和“农”特色城镇化道路
阜阳市近年来在扫除体制机制障碍上精准发力,在加强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持续用力,加快构建区域中心城市、县域中小城市、特色乡镇、美丽乡村“四位一体”城镇化体系,努力走出有阜阳特色的就地城镇化道路。
于勇表示,当前尤其突出的要解决好几个问题,第一个大力推进基础设施建设,把以水、电、路为重要的基础设施,在农业、农村、农民中来解决好。第二要推进我们农业投资体制的改革。除了种植业,无论是第二产业还是第三产业,都需要大量的投资。除基础设施以外,需要我们开发性经营和农村的普会经营,来推动来撬动我们农民的一二三产联动。第三需要财税政策的支持,要大力推荐农业在财政政策过程中的三补合一,以及有更多的惠农政策来支持农村经济的发展。第四大规模土地流转,加快规模化经营的步伐,实现农业产量、效益和农民收入的同步提升。我们既要保障粮食安全,又走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一二三产联动发展之路,来推动阜阳的农业现代化。
走区域协调发展之路
2016年是阜阳“十三五”的元年。根据规划,“十三五”将是阜阳城市变化最快的五年。于勇对阜阳未来的发展充满了信心:一是要想推进城镇化,致富农民,关键是减少农民,让农村相当一部分劳动力从土地上转移出来。这就要做好“就地”的文章、农业的文章。要做好农业的文章,关键还是要进行规模、结构、转化和合作,来实现农业现代化。第二要按住五大发展的理念不放松,五大发展理念是我们发展的指挥棒,我们要紧紧围绕五大发展理念来推进我们的发展。第三是用我们的实际行动来贯彻五大发展理念,用补短板、脱贫摘帽。这些是我们过去的劣势,但却是现在的优势,今后希望借助这些优势与劣势来推进我们的发展,我想有党中央、国务院,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有中央好的政策的大力支持和扶持,阜阳的发展一定会更加美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