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平营村强化基层组织建设依托集镇促发展
来源:阜阳热线网
热度:0
时间:2020-04-07
导读:
安徽省界首市陶庙镇陈平营村不断强化基层党组织建设,依托集镇建设,通过招商引资,发展工业小区,培育乡风文明,引领社会风尚等各项方式,推动村里各项工作上台阶,使之一跃成为安徽省美丽乡村示范村。该村下辖6个自然村,人口4856人,集市人口2718人,拥有店面260多家,集镇商贸物流活跃,群众安居乐业。
强化基层组织建设,激发干事创业活力
该村党总支部通过强化基层组织建设,激发党员干部干事创业、和谐发展的热情,为建设美好乡村,加快村集镇建设步伐,提供了坚强的组织保障。一是抓培训提素质。通过落实“三会一课”制度和远程教育网络等业务培训,提升全村党员干部整体素质。二是设岗位定责任。对村里无职党员设置党员教育、村务管理、服务发展、文明创建、治安防范等岗位,增强党员的责任意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三是抓双培促双带。注重从党员干部中培养致富带头人,把致富带头人培养发展成党员,促进干部带领群众共同发家致富。四是抓“全程代理”,提供优质服务。设立便民服务点,实行“一站式”便民服务,“一卡通”全程代理。五是抓民主管理,调动积极因素。对村里重大事项、重要决策,让群众全程参与,实行阳光操作,实施“四议两公开”,真正做到公正、公开、透明。六是实行党员积分制管理,发挥主观能动性。把积分情况作为民主评议党员和评优评先的重要依据,对干部严格“记工分”制度管理,奖勤罚懒,提高为民办事效率。
拓展资金筹集渠道,美化乡村集市环境
近年来,陈平营村筹集美好乡村建设专项资金1496万元,教育资金1286万元,水务资金260万元,扶贫资金80万元,干部集资40万元,卫生项目资金20万元,群众捐资20多万元,基层组织建设资金10万元。先后修筑“三纵三横”村集市水泥大道20869米,修筑下水道16866米,种植绿化树38620棵,安装太阳能166盏。新建大桥1座,疏浚沟塘6000米,修建小白莲沟护坡420米,在沟内种藕养鱼。新建村办公综合服务大楼,打造亭台楼阁式文化长廊60米,描绘图文并茂文化墙3200米,安装监控摄像头52个,建造农村文化大舞台一座,文体广场两个,改厕120个,新建公厕3个、三格式污水处理厂一个。新建中心小学教学楼幢和1所中心幼儿园,完善学生宿舍、食堂、操场等教学基础配套设施,改善了1300余名师生的生活与学习环境。新建村卫生室1所,配置相关医疗设备。目前。陈平营村沿街店铺268家,银行、通讯、酒楼、歌舞厅、茶楼、药店、五金店、服装店、茶叶店等应有尽有。每逢开市,客流量最多时达3万人,日均交易额200万元以上。
招商引资激活乡村,工业园区红红火火
陈平营村是陶庙镇工业小区,几年来,先后招商引资2.6亿元,打造村集市和谐家园小区一个,入住群众138户;新建商贸街道3条,其中一条精品街道新入住群众88户。引进外来企业8家。其中,服装企业4家:恒吉服饰有限公司、福瑞祥服饰有限公司、孟琦服饰有限公司、津宝服饰有限公司,从事服装加工人员700多人,每年出口创汇6000多万元。皖美鞋业、振兴路通建材公司、荣飞蜂产品公司和旭丰木材工艺厂等四家企业,从业人员500多人,每年产值3亿元以上,财政收入1800多万元。
注重培育乡风文明,积极引领社会风尚
陈平营村十分注重乡风文明的建设和培育,村党总支以党的群众教育路线为平台,以基层组织建设为抓手,不断提升村“两位”组织建设水平,完善村民理事会和村民监督委员会制度,建立文明创建长效机制,制定村规民约,开展“小手拉大手”活动,引导农民破除陈规陋习。组织成立了50余人的环境卫生清洁队,维护村里环境卫生;成立了70余人的文艺宣传队,自编自演文艺节目自娱自乐、宣传党的方针政策,倡导文明新风;成立了100多人的志愿者小分队,在农忙季节帮助困难群众抢收抢种,在红白喜事中互帮互助,形成“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友爱互助氛围;成立了200多人参加的广场舞蹈队,每晚在村文化广场翩翩起舞。每年组织开展“五好文明家庭”、“最美家庭”、“好媳妇、好婆婆、好夫妻”、“双学双比”、“巾帼建功”、“村民趣味运动会”、“春节文艺大联欢”、“广场舞大赛”、“志愿者节日送温暖”、“百名文明卫生户评选”等评选表彰活动,不断丰富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积极培育弘扬科学、健康、文明、和谐的生活方式和乡俗民风 ,为乡村集镇化建设注入了新的活力。
王瑞
王瑞

栏目分类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